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美国曾经是世界最开放的主要汽车市场,对产自国外的乘用车征收 2.5% 的关税。2018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汽车额外征收 25% 的附加税,整体税率提高到 27.5%,直到现在。同期,中国将整车进口关税从 25% 下调至 1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从 10% 下调至6%。

墨西哥由于制造成本低,是外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的最佳跳板。《美加墨贸易协定》规定, 如果一辆车 75% 以上的零部件产自北美,就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特斯拉去年宣布要去墨西哥建厂,比亚迪、奇瑞也在墨西哥选址。但特朗普今年3月称,如果他今年当选美国总统,将对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 100% 的关税。

欧盟成员国之间免除汽车关税,但对华的税率普遍在10%。中国车企去欧洲的跳板是匈牙利,中国目前在中东欧地区投资的一半左右流入匈牙利,大部分中国电池厂商电池工厂。2023年12月,比亚迪宣布匈牙利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印度对国外汽车极不友好,要征收60%以上的关税。南非、越南、墨西哥、孟加拉国、加拿大、巴西对中国的汽车税率也超过 20%。

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国家对中国免除关税。泰国从2018年初起对中国进口车免除关税。2023年,泰国是中国电动车海外实际销量排名第一的市场。

中国还与瑞士、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互不征收汽车关税。其中,澳大利亚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四大市场。

俄罗斯对于进口车的关税税率为 15% 左右。由于俄乌冲突,外国车企基本停止在俄罗斯的生产和销售。这让中国车企快速打开俄罗斯市场。2023 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单一市场。

中国还与瑞士、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互不征收汽车关税。其中,澳大利亚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四大市场。

不仅仅是美国,欧盟也出台了针对中国电动车的政策。欧盟去年10月起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程序,比亚迪、上汽和吉利已经在接受调查。今年 3 月起,欧盟又紧急要求海关对产自中国的电动车严格登记,将来可能征收的追溯性关税。

总之,欧盟和美国的理由老两样:补贴,数据安全。其实内在逻辑都是怕中国电动车冲击美国和欧盟本土制造,不好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