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蒙古族历史长河中,塔布囊阶级曾一直与元太祖家族休戚与共,在草原政治中地位关键,声望显赫。

而塔布囊这一词本身则指同元太祖子嗣及后裔结婚者,除了将此视为祖传称号,代代传承,曾与元太祖后裔通婚的爱将者勒蔑的后裔外,在元明两朝,亦有许多其他耳熟能详或是特殊的塔布囊部落与塔布囊人。

例如,元太祖大皇后及其母所在的弘吉剌部,元太祖女儿赵国大长公主所嫁的汪古部以及其女儿延安公主所嫁的斡亦剌惕部(wò yì lá t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较特殊的塔布囊人,例如明英宗北狩期间与穆鲁所生的朱大哥子后裔阿苏忒塔尔拜塔布囊及隶属镶黄旗旗下的轻车都尉班珠儿塞楞,其人曾受康熙亲自召见,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而在与元太祖通婚的诸部落中,一般认为最为显赫的乃弘吉剌部,不过要说后世势力最大者,却绝非此部——乃斡亦剌惕部也。

而此部又在后世造就了怎样强大的势力呢?

这与一个人及他领导的斡亦剌惕首领家族密不可分,此人便是——忽都合别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化干戈为玉帛

忽都合别乞,元太祖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名忽都合,又有忽都花,库都喀等译名,别乞乃是蒙古早年对于首领,家族长者,长老的称呼。

其人与其部在元太祖未建国时期并不属于蒙古人,而是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今俄罗斯锡什锡德河东,蒙古国土拉河西的山林中,是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的“林木中百姓”之一。

他在世的时候,曾带着斡亦剌惕部在迈向强盛,成为了林木中百姓中的大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无论是古代国家也好,还是古代部落也罢,迈向强盛势必会产生人口滋长,面对这些衣食无着的新兴人口,无论是出于个人野心,还是转移内部矛盾,许多领袖通常会选择战争,忽都合别乞自然也不例外。

彼时,在并不遥远的草原上,元太祖正与札木合产生嫌隙,这对本来一起合牧长达一年有余的结拜兄弟就此彻底分道扬镳。

本来他们可以好聚好散,可听闻元太祖在离开时由于其声望较高,许多部众都跟随他离开了自己,而且元太祖又继位成为了部落可汗,因而心胸狭隘的札木合彻底愤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随即给草原各部派去了使臣,相约他们前来共同讨伐元太祖,一时草原各部云集于其帐下,十三翼之战就此一触即发。

忽都合别乞也在札木合使臣鼓动下参加了这场战争,率军与元太祖屡战,然而在看到元太祖即使未取得胜利,撤退时依然能够保持井然有序的军阵,以及札木合在战后用七十口大锅残忍烹杀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七十个俘虏后,忽都合别乞心中产生了一个预感:

将来,札木合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成什么大器,而元太祖假如能够成长起来,未必不会成就一番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预感虽然如此,但元太祖此时到底还未成长起来,还不能作为斡亦剌惕部遮风挡雨的大树。

于是,忽都合别乞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前往元太祖处投效,而是依附于彼时尚强的克烈部与乃蛮部。

同时,由于草原战事频频,斡亦剌惕部虽正是强盛时,到底与草原部落还有差距,为了保存部落的有生力量,于是忽都合别乞经常出工不出力。

就这样,斡亦剌惕部一直在草原各部间转换山头,混到了1206年元太祖建国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山林的掩护,在曾与元太祖为敌的草原各部皆为元太祖所灭所并时,斡亦剌惕部躲过了这一劫。

然而,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1207年,元太祖二年,一伙蒙古兵的到来打破了山林的宁静。这伙数量庞大的蒙古兵的领头人,正是元太祖的长子术赤,他是奉命来吞并林木中百姓各部的。

由于一直在草原各部转换山头,忽都合别乞深知元太祖此刻已经统一草原,而且不同于以往部落联盟征服的逼迫臣服,元太祖的征服多是泯灭其部落建制,将其人纳入麾下为自己所用的集权式征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各部的存续和百姓的安危以及家族的荣华富贵,忽都合别乞知道,此刻绝非与元太祖火拼的时机。

于是,他随即代表林木中百姓出迎了术赤的军队,并亲自出马担任向导和使臣替术赤游说各部,终使蒙古军得以兵不血刃的征服了林木中百姓各部。

随即,忽都合别乞便与其他各部首领一同跟着术赤军踏上了前往觐见元太祖的路途。

对于觐见元太祖这事,由于从前与其为敌的缘故,忽都合别乞心中还是有少许忐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到达蒙古宫廷后,他随即亲眼见证了元太祖那广阔的容人气度。

元太祖不仅并未计较他们曾经为敌的往事,还褒奖了他亲自游说林木中百姓各部归顺帝国的功绩。

随后,元太祖又将女儿延安公主扯扯亦坚嫁给了他的儿子亦纳勒赤,宣布与他结为儿女亲家,还将其部分为四个千户,交由他继续统治。

如此结果是忽都合别乞做梦也没想到的,从此之后,斡亦剌惕部便与蒙古化干戈为玉帛,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了蒙古的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秃马部叛乱的最大赢家

然而,斡亦剌惕部是与蒙古化干戈为玉帛了,其它林木中百姓部落却并非如此。

1211年,当元太祖率蒙古主力前往攻金时,林木中百姓部落中便发生了叛乱。

这场叛乱的由头是早在元太祖刚继位为部落可汗之前,有一位名叫豁尔赤的萨满祭司曾帮他游说部民,使他受万民拥戴继位称汗。

事成之后,这位萨满祭司不爱财也不爱权,只是好色,元太祖便许诺假如能够统一草原,便许他娶三十个老婆。

而这位豁尔赤,此时正是林木中百姓的万户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前来索要元太祖承诺的三十个老婆的豁尔赤,为了保护属民,忽都合别乞动起了歪心思。

他知道,彼时与斡亦剌惕部为邻的秃马部部长刚死,其寡妻塔尔浑夫人正在执政,为人彪悍泼辣,倘若能让豁尔赤去秃马部索要,便可保全斡亦剌惕部百姓。

于是,忽都合别乞便建议豁尔赤往秃马部去,而豁尔赤居然色胆包天,不仅垂涎秃马部的美女,还对塔尔浑夫人动手动脚,顿时将她激怒——这场叛乱也就此爆发。

前线的元太祖很快得到消息,旋即指派忽都合别乞前往劝说秃马部放回豁尔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到命令后,忽都合别乞并未把秃马部这个小部落放在眼里,觉得或许可以不动用斡亦剌惕的军事力量,仅靠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将其摆平,于是,他便只带了几个随从前往了秃马部。

然而,秃马部岂能不知豁尔赤这个灾祸是忽都合别乞引来的,于是还未等他分说,便将他与豁尔赤同三十条狼犬关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