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钱,似乎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去处。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却也没能把大家的钱赶向实体投资,赶去消费“买买买”。于是,最近又有了两个新动作:一是招商银行宣布不再发行三年期、五年期这种大额存单。像北京这种有钱人多的地方,三年期、五年期的银行大额存单,这种额度都在告急或者说收紧。有的银行甚至连两年期的都没有了。那像有的地方银行呢,它之前会高息揽储,会承诺给这些存款大户:“我之后给你手工补息。”最近呢,也被明令禁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动作是发生在债券市场,你可能以为跟你没关系,但实际上关系不小的这个债市。央行呢,在一季度的例会上罕见地点名要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中国这一轮债牛行情大致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快速下行到了历史低位,导致无论是配置型的资金还是交易型的资金,都明显更多地参与到了30年期的债券当中。例如像农商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这些,甚至是连一些偏股型的混合基金,都提高了配置的比例。很多持有债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么央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它最近还干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说,为了防止农商行超长端持债过于集中,并滋生利率风险,央行专门去调研了农商行参与债市的情况,审视这种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另外,也有一些银行的朋友透露说,现在长久期的债券要求审慎投资,超长债基本上就不被看好了。那么央行这个动作其中一个原因必然就是不希望看到大家的钱、金融机构的钱都越来越多地躺平到了长端利率上面。既是怕大家预期太一致了,都不动不干活,只想空转吃息差;也怕过于集中了会出现投资风险。所以接下来,长债是相对不太容易挣到钱了,短期债券可能还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出,老百姓现在想要获得一些低风险的收益,比如吃点利息差或票息,将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当全社会可投资的资产越来越少,在资产荒的情况不断持续出现时,一旦出现某一样资产表现还好一点,资金可能就会高度集中,蜂拥而至,造成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去年,中国的房贷余额出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老百姓也不爱买房了,钱也都存起来了,银行净息差的压力越来越大,只能想办法逼出大家的存款。

当初日本负利率的时候,掌握家中财政大权的这些主妇们,有不少是取出了自己的现金,藏到了家里的榻榻米底下,因为无论是购买债券还是放贷,都无利可图,大家对风险都变得高度敏感。到了2023年底,日本央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家庭仍持有超过1000万亿日元的现金和储蓄,约合7万亿美元,占家庭资产的比例高达52.6%。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或许也就能够理解,中国家庭对现金这种终极储蓄手段越来越强的一种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