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了一位塑料行业的大佬,说制造业爆单了,这几个行业感受还特别明显的,模具、注塑机周边配套机械,这位博主提到,海天注塑机的一个交货周期达到了45天,爆单的包括了注塑机周边的模具、精密加工等。从PMI的数据来看,装备制造业确实在三月份处于扩张区间,但像这种机械制造行业的爆单,需要验证有两种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解内情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第一个可能性就是产业外迁的节奏在加速,从一开始的转口贸易来避免摩擦,到现在的海外建厂的阶段,如果厂家开始从中国去买机器,去当地开模,那就意味着下游的加工单子必然也要转移出去了。人家直接在那边就能够搞定这个模具生产,我们从注塑机龙头海天国际去年的一个财报来看,2023年海天的销售增长几乎都是靠海外市场贡献的,国内市场几乎是规模不变。

海天下一步的战略是加速全球的产能建设,要把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提升到五成。今年前三个月海天确实爆单了,这家企业自己表示说,12月份的这个订单增速是两位数,到三月份的订单是近15到20个月以来最好的一个单月水平,国内外的订单增速都比较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从全国出口数据来看,对越南的出口,在前三个月保持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一的高速增幅,对墨西哥前两个月的出口是百分之二十点八,前三个月我们对外的一个出口的通用机械设备增速达到了百分之十五点五,全部都是大幅高于平均值的。如果放在一个全球化和平发展,无风无浪的年代,那这就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出海的骄傲跟沉寂,但现在还要考虑,这很大可能是制造业外迁压力在持续的加大,对于本土诸多的下游配套商、加工厂,就业都将是巨大的挑战。这就不是什么清场式遥遥领先了。

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像中金在评估海天的时候认为,这个政策有望带动汽车跟家电行业,加大资本开支,而家电汽车占了海天国际下游的百分之30到40,所以会带动下游增加了对这些注塑机的采购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目前比较多工厂反馈是,这个设备更新的补贴还没有下来,所以政策促进作用更多是体现在预期上面,而非实际的单子。如果是国内的有效需求驱动,那就是一件好事了。很多人说,哎没钱怎么以旧换新。那大家可以看最近《学习时报》上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专家说消费者认为只要没坏就可以,一直甚至觉得把还能用的这个家电换掉是一种浪费。这是一种认知误区。他想表达的是,家电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会有隐患,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

单这一种逻辑,谁家没有个用上十年的冰箱跟空调?难道要搞家电普查吗?所以说这个政策如果消费端没有补贴下来的话,我们还是继续把目光放在这个科技制造业、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的一些设备更新上面。

总结下来就是:制造业的爆单,产业外迁的可能性在现阶段是更大的,我们需要持续去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