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遗里的北川● 羌碉营造技艺

羌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记载表明,殷商时期,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已经是十分活跃了。《后汉书 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今天的非遗,讲述羌碉营造技艺。羌族碉楼依山就势而建,采用片石堆砌而成,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高者至十余丈,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古时羌人用它来御敌和储存粮食,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稳固牢靠,经久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如今的北川,大大小小的羌碉分布在新县城、吉娜羌寨、恩达羌寨和青片、片口等地,它们或凌翼于山头,或半隐半露于山脊间,依山成势,依水成影,与山与树与水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这些羌碉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已成为游客的打卡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羌族建筑尤其是羌碉在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集中体现了羌民族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与羌人的无穷智慧。它作为中国石建筑的典型代表和中国少数民族民居丰富性的重要元素之一,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彰显中国建筑的魅力,被称为“东方古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来源:北川发布

记者:邓永霜 邹华妍 李静

编辑:文星颖

校对:蔡燕

审核:王洪 曹周林

关注我们,及时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点赞右角小花花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