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茹 济南报道

全国唯一一个建有3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省份;编制全国首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全国首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展三级协调机制;全国首家建立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园区评估指标体系……

近年来,山东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飞速起势,年营收平均增速25%,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动能。“看得见”的成果背后,是“看不见”的制度构建。如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从娃娃抓起”,逐年壮大,使发展源远流长?山东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给政策,给服务,更给培养。

发展向上

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头连着人才,一头连着用人单位,架起了政府、企业、人才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供需双方从“相加”到“相融”,对助推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沿黄九市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成果显著)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将其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兴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改革创新。

山东先后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中长期政策,持续编印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蓝皮书,配套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引育人才、匹配供需、规范发展等一揽子举措,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与时代同行。创新的政策环境,使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跑出发展新速度。目前,山东已拥有1万余家行业市场主体、8万余名从业人员,2023年营收实现1600亿元,服务用人单位221万家次,帮助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1432万人次,猎聘服务各类人才12.5万人,各项发展指标实现连续十年增长。

发展向新

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创新发展的浪潮中,积极拥抱大数据时代,聚焦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提能”,激活人力资源服务业高效能的发展引擎。山东积极引导、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和手段,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的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六大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实施开放招引“致远”行动,在市场上打开思路;实施市场服务“赋能”行动,在服务上以专筑路;实施企业培育“领航”行动,在品牌上蓄势开路;实施人才培养“繁星”行动,在人才上广开才路;实施产业平台“聚变”行动,在提升上拓展新路;实施市场监管“护航”行动,在模式上不断探路。

如今的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建立起一个集招聘、猎头、测评、派遣、培训、外包、咨询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且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经获得656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数智化”典型代表企业开发上线的智能脑电人才评测系统、线上实景岗位招聘会、VR虚拟实训基地等,为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和价值激活提供了新样本,展现了行业创新发展的亮点成效。

发展向前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山东持续实施“品汇山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培育计划、“齐鲁鲲鹏”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人才培育工程,定期组织开展领军机构和领军人才评选;持续举办山东省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大会,建立重点机构、创新产品推介清单;创新开展“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国聘行动”拓展到省级产业园,为重点就业群体提供“零距离”服务;在沿黄省区率先牵头建立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协作机制、组建黄河流域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

(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成员单位联合倡议海洋人才协同发展)

今天的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的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市通过人力引入形成区位的整体规模性优势,通过产业集聚,释放出以点带面的“链点”效能,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为促进社会化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细究这些行动背后的逻辑思维,山东就是要让人才靠得上、匹配好、用得活政策,将人力资源服务打造成为行业“硬通货”。而这一系列具体行动,推进了山东人力资源服务业蝶变升级,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