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不光是指打仗打得明白,人情世故方面也十分练达。从他国军生涯的最后一战济南战役中,就能看出端倪。48年华野总攻济南之前,王耀武突然下令释放了济南监狱内关押的200余名我党我军俘虏,分批、分散将他们送出城外以确保安全,而原本这些战俘是要执行枪决的。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情况下,守军战前释放俘虏,手里就少了交战和谈判的砝码;而且王耀武下这样的命令,释放多达200名战俘,显然属于越权为之。作为国民党王牌74军系多年来的灵魂人物,王耀武不是一个单纯的绥靖区司令,他拥有自己的军事体系,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换作一般的中央军将领,断然不会自作主张,干出大批量释放敏感战俘的事情,但王耀武权衡之下,偏偏要这么做。由于济南城内的国民党军已经被孤立,且北方战场形势在1948年不断恶化,尤其东北地区更是危如累卵,王耀武判断解放军在北方各大战区发起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不远,而国民党军的整体形势则是凶多吉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济南战役之前,王耀武曾经面见老蒋,陈述利害,希望能够提前将部队撤出济南,放弃这座孤城以保存国军实力。然而南京方面连危在旦夕的东北都不想放弃,更不要说山东的“战略要地”济南了,认为丢失山东省城会造成国军溃败的外界印象。实际上解放军与蒋军最大的战术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和城的取舍问题,可见直到解放战争后期老蒋还是没有搞明白,为此还痛骂了王耀武的“软弱”。王耀武只得表面改口,表示要坚守济南,实际则另有盘算,告诫手下的嫡系军官不必硬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9月16日,王耀武亲自授意济南警察局长,将原定实施“密裁”的200多名俘虏于战前释放,包括政治犯。警察局长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向司令官王耀武确认,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原来在济南战役前,华野“活捉王耀武”的口号早已是满城皆知,深感胜算渺茫的王耀武,仔细权衡之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开打前就主动释放战俘,一旦国民党军战败,希望靠这样的行为给自己减轻罪责。而除了释放俘虏外,王耀武还下令疏散了济南城内大量百姓,没有把平民当守城的挡箭牌。在1959年,被俘11年后的王耀武重获自由,成了首批得到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很显然,王耀武能够提前释放,不能说和他1948年的这个举动没有关联。悍将王耀武,同时又具有灵活的头脑,相比同时期的黄维、黄百韬等人,王耀武聪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