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用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期4月24日来纪念中国人利用科学手段进行航天探索的起点,并将之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年是我国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中国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步步向古时的太空向往无限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火星作为太阳系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成为了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成为人类关注和探索的对象。而在向着火星不断探索的征途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科学家们也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做舟向火星进发

这时可能会有部分考生想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以地质类专业见长的高校,是如何在我国航天事业火星探索中发挥作用的呢?这样的前沿科学项目,又是如何对该校学子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该校在火星探索上的研究方向和举措。其实,对于星体的研究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航天强校”的专利,在一些领域中,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样具有极强学科实力的院校也能够在研究和探索中起到关键作用。

正如我国的火星探索项目一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探索火星地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肖龙教授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类火星环境——柴达木盆地建立起了首个行星科学研究所,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截至今年,地大(武汉)肖龙教授已经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了为期十年的的火星地质类比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十年间,肖龙教授的研究聚焦探索火星的地质及气候环境演化过程,以此了解火星地质地貌演化以及火星具备保存生命条件的可能性。研究成果斐然,现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现如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已成立国内高水平研究中心,开展火星探测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研究的工作。这项“浪漫又刺激”的事业看似离我们很远,但随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及肖龙教授长期科普教育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激励一代青年人热爱科学,感受航天的入口。这也是小编上文中第二个问题“这类科研项目对该校学子有何积极影响”的最好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小编了解到,肖龙教授长期热衷于开展线上+线下行星地质科普教育。现已发布科普视频180多条,受众超过3000万人。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地区开展科普讲座百余场,被评为“2022年度星空计划优秀创作者”。全国上下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同沐科学恩泽,更不必说身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生活的地大学子了。

其实,一所高校的科学研究对于本科生教育来说也至关重要。前沿的科研必定会促进该校的学科发展,而学科发展又是专业发展的强力支撑。由此可见,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关注高校的科研领域发展也成为考生及家长一项重要的功课。

与此同时,在火星地质等尖端科研领域成绩斐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必然会成为考生们关注和选择的对象。

关注“一千零一个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最新最全的大学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