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这并非我们常听的房改或是保障性住房问题。

实际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最近强调了“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性。

虽说提出容易,实施却极具挑战,因为新模式意味着彻底的改变。这就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新模式具体是什么;二是它是否能对房价产生影响。

考虑到时间因素,今年内实现这一目标已不太可能,2024年将成为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 这三项主要措施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

初听新模式可能感觉很复杂,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的理解非常直白,主要是减弱商品房的金融属性,防止房价再次剧增。因此在这三项主要工程中,并未特别强调商品房。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住建部推行了“平急两用”的策略。

以人口为例,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中国有23个城市的人口增长超过一百万,其中深圳增长713万、广州增长597万、西安增长448万。

这种人口的迅速增加,涉及到的不仅是住房,还有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显然,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未能跟上,“平急两用”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二、城中村改造不仅旨在更新城市面貌,解决居住安全问题,还是控制房价上涨的有效手段。

严格说来,我认为城中村改造和旧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不在于土地性质或居住条件,而是对房价的影响。

旧改通常指的是老式楼房的翻新,无论改造前后,业主们自住为主。

而城中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出租用途,因此改造后将显著提升租客的居住条件。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租赁市场规模接近3万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2万亿元。

重要的是,未来租房人数的增加将促进更多的消费,间接抑制房价上涨。逻辑很简单:租房的人增多了,买房的人自然就减少,房屋流通性下降,房价自然难以大幅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保障性住房的推广直接影响了商品房市场,虽不能立即拉低房价,但肯定会产生长远影响。

具体细节在此不再赘述,之前已多次提及。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将购房人群比作一个蛋糕,总量固定,而现在犹豫不决的购房者在增多,如果再有一部分人选择进入保障性住房市场,那么购房人数自然会减少。

这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成交周期和成交量,从而长期影响房价。

否则近期上海的某个楼盘不会大费周章地帮业主卖旧房,问题就出在买房人数太少,他们已经承受不住压力。

02 / 不仅无法刺激房价上涨,反而会加以限制

实际上,与限购、限售、利率这些传统房地产政策相比,可以看出这些政策都是直接针对房价的,而新的三大工程并非如此。

虽然几乎没有提及房价,但其实背后依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至少我认为,这些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上涨,原因已在文章中解释。

总之:不夸张地说,这正是住建部对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做出的明确指示,如果非要预测一个时间,我认为至少是未来10年。

显然,与过去房价的涨幅相比,确实感觉到了一种大势已去的气氛,我们确实需要做好准备。

你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