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原、湛蓝的湖泊、圣洁的雪山、五彩的丹霞……5月,正是阿勒泰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5月,一部关于阿勒泰的影视剧引发了关注。它的来头不小:是首部散文影视化改编的作品、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的长篇华语剧集、首部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的网络剧作品、北京国际电影节史上第一部展映的剧集作品,它还在不久前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完成亚洲首映以来,获得广泛好评。

它就是由马伊琍、周依然、于适领衔主演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0日,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的官方微博宣布,在爱奇艺收官。当日,豆瓣开分高达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在地理书上知道阿勒泰,在李娟的文字里了解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散文集于2010年7月首次出版,曾上榜全国文学类图书排行榜Top10、当当图书畅销总榜Top10,豆瓣图书总榜Top250,入选首届“新华·山水阅读书单”。在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当天,原著登上微信读书热搜榜第2位。网络上也掀起图书抢购热,京东网上商城显示,《我的阿勒泰》近30天内热度飙升5倍,位列散文随笔书信图书榜第三位。

原著中,作者李娟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了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围绕在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图的乡居生活,展现了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李娟的书成为许多读者认识阿勒泰的第一扇窗口。

影视行业文学IP改编是创作常态,“文学之美”成为影视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带来宏大立意和深远意蕴,还提供了扎实的人物塑造以及丰富的生活细节,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的阿勒泰》跨越了散文与影视剧的壁垒,不仅建立起了清晰的人物性格和故事走向,同时又保留了原著清新美好淡雅的风格,实属不易。

在导演滕丛丛拍摄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中,没有将游牧生活描述成简单的田园牧歌,艰辛繁重的劳作是日常,也是阔大寂寞生活的乐趣和尊严,是对生命厚重咏叹与敬畏。剧中反映的牧民生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们在定居生活中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平衡的探索与维护,也显得格外动人。滕丛丛的镜头成为了观众们深入了解阿勒泰的第二扇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和影视带给阿勒泰的不只是网络流量。

据了解,随着《我的阿勒泰》的播出,将流量变成客流的行动早已经开始。在阿勒泰地区及其各县市的公众号上,《〈我的阿勒泰〉上映之后,这些线路一定会爆火》《跟随李娟的脚步,找寻你的阿勒泰!》《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推文正深挖着流量资源。

不久前,爱奇艺还宣布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花城出版社,共同推出《我的阿勒泰》“文旅合作新生态”,将围绕共创文化符号、共募生态基金、共设旅游专线、共办线下活动、共建会员机制等5个维度展开合作探索。

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除了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推出相关旅游线路产品,丰富新的业态产品外,还将把《我的阿勒泰》播出所带来的流量和机遇,与文旅产业发展深入结合,加大景区景点硬件建设力度,加强旅游从业者业务培训,整治旅游市场。阿勒泰的大门已敞开,迫不及待地迎接八方来客。

文学助力影视创作,影视继而推动文旅发展,从艺术层面到经济领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阿勒泰。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愿能为你带来快乐。”恐怕李娟也无法想到,她期望带给读者的美好和快乐,在14年后,从笔尖流转到屏幕上,又从滕丛丛的镜头流动到每一个观众的心中。当人们踏上北疆的土地时,“我的阿勒泰”将在这一刻形成闭环。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参考央视新闻、新疆日报、天山网、羊城晚报、澎湃新闻、新周刊等。

编辑 | 贾潇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