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评论员 张 丫

近日,苏州市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名,正式参加《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标志着苏州的湿地城市建设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湿地保护上的成绩不光是成就一张城市新名片,更为这座经济文化“双发达”的江南名城注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苏州迈向国际湿地城市的先决条件。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关键是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就苏州而言,城市声名在外的是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古典园林享誉世界、手工艺名扬四海,而江南水乡最本质的“水乡特色”好像反被“忽视”了。其实苏州拥有400多个湖泊和2万多条河流,湿地率达到38.35%,内陆湖泊湿地面积占比全省第一、全国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湿地城市。

近年,湿地保护的“苏州路径”为全国湿地保护贡献了经典案例,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成效。成功靠天赋更离不开后天的努力,湿地发展在于天然更在于保护,保护湿地关乎城市建设、关乎人类长远发展。尽管没有更早向“国际湿地城市”迈进,但苏州的湿地保护管理起步较早,2009年就成立了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站,荣获过“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当然,苏州在湿地保护上也并非一帆风顺。过去,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矛盾凸显,人们的保护理念得不到有效更新,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也加大了湿地保护的难度……2010年,全市湿地保护率仅为8%。十余年来,苏州的湿地保护率已达到72%,野生鸟类种数增加了100余种,15块湿地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这些成果与长期系统开展湿地保护密不可分。

湿地保护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还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湿地建设成果、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2022年6月,我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为湿地整体性保护修复保驾护航;同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发布,再次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在苏州,从保障农业水利到物产资源,从城市宜居到旅游观光,保护湿地一方面推动着绿色转型和生态发展,一方面吸引着人才入驻和居民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它一手牵起绿水青山,一手抓住了金山银山。深入开展湿地建设,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深刻影响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苏州认真落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要求,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创新引领,加快转型突破,正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涉及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科技含量等方方面面,但就其要义来讲,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作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动湿地建设高质量发展,必然将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