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财务规划与分析团队正在寻找新的工具和创新技术,以便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进行预算、规划和预测。近年来各种事件的发生,导致市场上充斥着“死预算”和不切实际的夸大预测,而情景规划成为了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技能。现阶段,从基本情景规划发展到集成式的情景管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成为了企业未来成功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必胜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景规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它不仅应用于战略规划,还用于风险管理和财务分析。传统的预测和规划过程通常都包含三种经典情景:最佳状态、最坏情况以及一般情景。然而现实表明,仅仅拥有这些基本情景是不够的,过去几年的市场波动和突发事件已经体现出企业对敏捷性和适应性的强烈需求。因此,情景规划不再是简单的对于可预测场景的建模,而更像是场景管理,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并接受传统的年度计划、季度预测等静态框架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行情。

为了管理不确定性,财务规划专业人士需要了解多种未来场景以及创造这些场景的驱动因素。企业需要按需、协作、分析和实时管理多场景,确定好自身的战略目标,创建一套高效运转的场景管理生态系统。另外,企业还需要确保所有规划和预测过程之间的协调。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如果战略计划因新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运营和财务规划也可以自动调整,拥有一个科学完善的场景管理流程是所有财务规划与分析部门的最终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企业仍在情景规划优化的洪流中苦苦挣扎。大多数的财务团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模型,有些企业甚至根本无法运行虚拟场景,这大大降低了情景规划的价值。而面对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天鹅事件”和经济风暴的冲击,企业不被允许在一个场景上就耗尽全力。为了解决上述效率低下、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财务专业人士应该意识到需要利用新思维和新的管理框架来改善这些情况。大多数企业通常会从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未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财务规划(确定资金需求、投资计划和资源分配,以实现短期的业务目标)以及运营规划(不断尝试平衡供需,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的同时及时处理运营层面的意外变化)这三个方面实施规划流程,推行现代化的情景管理框架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这三个关键的企业规划流程,这些过程应该是单一且连续的,保持计划和预测在水平和垂直管理上都是一体化的。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从传统的情景规划转向综合的集成式的场景管理,通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活动,制定、评估和实施最有可能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阶段,集成式情景规划对于现代场景管理至关重要。企业想要成功实现综合性财务规划,协调纵向、横向的规划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确定内外部的关键业务驱动因素

对于企业来说,关注重点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捷径。因为极少的核心因素能够解释大部分的财务规划结果,注意它们之间从战略到运营层面的联系,了解关键驱动因素对于企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影响,这应是任何现代化的财务团队应该提升的重要技能。

02 构建基于关键驱动因素的财务模型

在情景规划中,不管模型复杂与否,基于关键驱动因素的模型都会显著影响企业运行方案的能力。确保模型能够将预测计划中的各种情景联系起来,以便将所有的可能性和预测框架都集成到财务规划内部。

03 实施互联的财务模型

传统的财务团队更偏向于只关注于损益表,使用脱节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构建矩阵,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互联的财务模型才是未来发展的王牌,资源是有限的,那么资源规划与管理则将是十分重要的。

04 整合基本规划流程

新时代,财务角色的转变促使财务人员成为了企业业务的合作伙伴,这要求他们需要了解规划和预测的所有基本信息,重新思考如何推进。将流程、模型和工作流简化为财务团队的基本任务至关重要,缩短规划的过程,自动化那些重复性任务,整合整体流程。

情景规划是现代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制定计划并做出快速且明智决策时应采用的基本思维方式。新时代的情景规划应摈弃传统的静态模型和过时的技术,转型为更敏捷、适应性更强的管理模式。在这个漫长且复杂的规划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实现集成式的财务规划和场景管理思维方式,快速且正确地做出影响企业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