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5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对碳市场交易的规范化、法制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条例的实施也对光伏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都具有深远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分析《条例》前,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它有何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简单来说,就是把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当作一种商品来进行买卖。具体来说,政府会评估出一个地区在满足环境容量前提下的最大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就是一份碳排放权❶,这些权利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企业如果减排成本较高,就可以选择购买碳排放权;而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超额减排,将剩余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其他企业,从而获得利润。

这样的交易方式,旨在通过市场机制,以最低的社会总减排成本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从而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激励企业改进生产、转型升级,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这也促进了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性。

可以见得,碳排放配额,对于重点排放企业而言,既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针强心剂。它被赋予了商品属性后,必然会让一些心怀鬼胎的不良商家浮出水面。因此,《条例》的颁布执行就是为了避免虚假违规行为,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条例》总共罗列了33条内容,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监管措施和处罚标准。其中,从第19条到第28条,详尽描述了各种违规违法情况下的处罚措施、罚款金额,严重者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些细则为市场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将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减少市场操纵和违规行为。

虽然《条例》通篇没有直指清洁能源,但是《条例》的实施,迫使碳交易更为规范、严格,为清洁能源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特别是在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深化落实的阶段,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运行会为光伏发电行业带来额外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在持续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寻求减排路径,以环保、经济的用电方式供应生产,这将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么光伏发电项目如何进入碳市场交易呢?众所周知,光伏发电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会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减排量在经过相关机构的核证后,可以作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交易。参与CCER项目的光伏电站,除了余电上网获得的传统收益外,还可以获得碳交易带来的额外收入。

从经济角度来讲,如果根据北京CCER的成交价,可以降低光伏电站平准化度电成本的7%。此外,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5-2年,而其使用寿命的理论值为25年,实际可以更久。这意味着在约23年及以上的时间里光伏发电都是零碳排放,从而相对煤电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那么它在碳交易中的价值也一目了然。按照能环宝所服务的阳光系列电站环保数据估算,从2021年7月至今年5月,近三年时间内,碳市场成交价提升了1.6倍,也彰显了光伏发电项目的绿色价值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环宝服务的阳光89号电站实景图

碳交易价格的上涨,也反映了供不应求的交易现象,这源于碳配额供给收紧,使许多企业出现了配额缺口。在严格执行碳交易的过程中,企业主自然会去衡量光伏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碳配额交易的经济效益孰优孰劣。从政策的利好以及长远的发展角度,越来越多的控排企业将加入到光伏的阵营,这就是为什么《条例》的颁发为工商业光伏打开了容量空间。

此外,《条例》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报告工作,需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这也为光伏入局碳交易提供了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将拉动光伏发电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性和市场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光伏的消纳能力,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另一条通路。

因此我们看到,《条例》虽未提及光伏,却在字里行间为光伏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但同时,碳市场的规范,也将对所有参与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光伏发电企业也需要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提高市场参与度和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备注❶:在国际普遍要求减排的7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并统称为“碳排放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