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看完今天的新闻,我一时间不知道说点什么,只觉得不寒而栗,只觉得一股股寒气直逼身体深处,让人感到恐惧、绝望和发自灵魂深处的惊慌。

5月22日深夜,澎湃新闻独家报道了湖北恩施屯堡乡的事情,并在全网分发,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并未出现在热搜上,因此关注面很有限。如果不出意外,很可能是和这件事的敏感性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理由相信,今天的这篇文章可能会被限流,甚至删文,但我还是要说。如果我不说,如果再不引起重视,下一个当事人可能就是你,或者我。

时间回到4月19日下午,当地多名民警、村干部以及恩施华龙总医院精神科负责人马和平等人,开着一辆警车、一辆商务车,来到村民李和永家中,说要带他去城里治疗屁股上的坐板疮。

因为第二天要去上访,李和永说治疗可以,但三小时内要把自己送回来。可谁知,李和永一去就再没回来,时至今日依然被关在精神病院。

被带走的当晚,李和永直到深夜都没有回家,家人拨打李和永的电话却显示“空号”。白天走时还好好的,当晚电话就成空号,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这已经足够恐怖了,然而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当晚12点,李和永的母亲付必香在院子里和到来的民警、村干部争吵,随后,付必香被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儿子李和永一样,77岁的付必香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理由是村委会是“临时监护人”。

李和永的姐姐李和云情急之下从后门跑出,在附近山上过了一夜。说实话,看到这些字眼时,虽然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却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恐怖,能脑补出当时的情景...

而这一切,很可能就因为李和永和其他6位村民,原计划4月20日去信访所起。事发当天,他们正商量买火车票。

因为一次还没成功的上访,李和永和其母亲被关进精神病院。当地断定李和永是精神病的依据令人瞠目结舌:恩施市中心医院2023年诊断李和永为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证明书照片。

没错,就是这样一张照片,他们诊断李和永为精神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0日当天,记者以家属身份探视李和永,才得知这个诊断证明书是下乡筛查时作出的,而他本人在印象中根本就没接受过精神障碍筛查。

“没有让我签字,没有和我说过诊断结果,病历中的东西,根本就没人和我交流过。”

这就更恐怖了,仅凭一张照片就把人带走关进精神病院,认定对方是精神病;早在一年前就布局这件事,在他人压根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别人完成了精神障碍筛查,并认定他人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一切的一切充满了诡异和恐怖色彩。

这短短的两句话,这短短的几行字,仿佛在诉说着一件比恐怖电影还要恐怖的事实。换句话说,是不是哪天,我们中的随便某个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精神病?

比贪官更可怕的是权力任性,拿人民给予的权力违法犯罪。

凡事就怕深挖,就在我进一步往下看时,发现了一些更惊人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历中,写明了“二年前有攻击他人行为”,而这,也是李和永被认定为精神病的依据之一。当记者问这个具体指什么时,诊断证明书签字的医生说:

“好像当时是说他要准备弄人啊什么什么的,具体记不清楚了。”

我知道恐怖,但没想到会这么恐怖。只因为说了这样一句话,就成了被诊断为精神病的依据之一。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每一个说过脏话、说过气话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精神病。

一切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那李和永精神状态到底怎么样,在采访中当地多名村民认为李和永看起来“精神挺正常的”,并且他还帮助过多位村民,在村民中口碑不错。

在5月20日的探视中,李和永同时曝出了一些重磅细节:“被送进医院后,没经过任何检查,进来就打针、吃药。不听话就摁、打!”

新闻到这戛然而止,而李和永,依然在精神病院中看着面前的铁窗,想着自己为什么会被送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心里明明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突然想起李田田当时从精神病院出来时写得一段话:

窗外阴风阵阵、呼啸不止;风稍停息,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飘然而至;似乎想掩盖什么,又似乎想为这天地增加一丝明净。

当我检索新闻时,发现这样的事居然不在少数。

2014年6月9日,央视新闻报道“专访被精神病的女子:劳教变治疗,强行喂药132天”;

2017年1月4日,澎湃新闻报道“山东访民两次被送精神病院,获刑前又被认定没病,申诉遭驳回”;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如果拿“被精神病”作为关键词搜一下,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江苏丹阳粮食局职工姜和娥,河南漯河市农民徐林东等等。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年代,精神病还能被强行安在一个人身上。

我从不认为谁弱谁有理,但让人悲伤的是弱者常常无处讲理。

人最难的不是证明自己有病,而是证明自己没病。

人的世界,残忍起来连野兽都要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