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古时候,历代帝王后宫中的美人林林种种、风情各异,却极少有人能如王昭君那般高傲勇毅、正直坚忍、富有民族节烈的耀眼光辉

公元前33年,拥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奉君王之命以汉朝公主的身份赴匈奴和亲,当黄叶覆满长安的路巷之时,遍身红装的王昭君站在夕阳的红晖里再次回望故乡,在留下了不舍的一瞥后,便随着陌生的匈奴单于丈夫走入了苍茫辽阔的大漠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60多年里,王昭君在匈奴接连嫁给了3位单于,做了一辈子的匈奴阏氏,因其一辈子都致力于维护和平、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教育匈奴人学习汉文化,所以王昭君深受匈奴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王昭君身殁之后,匈奴人不但将其高规格厚葬,还纷纷通过“剺面截耳”的方式以示悲痛和不舍之情。

由此可见,汉朝美女王昭君通过一生踏实且真诚的举动赢得了匈奴人的尊爱和敬服,并用女性柔弱的身躯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架起了一座名垂青史的和平之桥。

身属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4年的汉朝女子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昭君本名王嫱,是西汉南郡秭归人氏,起初,出生在一户平民家庭的她因姿容秀美、气质出众,而在汉元帝当政时期被征选到了宫闱之中,成了一名普通的汉宫宫女

王昭君样貌高挑出众,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因此,当汉元帝欲从宫女中挑选出一批美人随侍封妃的时候,王昭君的心里一直都是自信满满、轻松自若的。

然而相传汉元帝因厌恶繁琐的选秀程序、不愿在择选佳丽方面浪费过多的时间,便让一众待选的宫女到宫廷画师毛延寿那里去留下画像,最后汉元帝将通过阅视群芳的画像来选择中意的女子。

很多待选的宫女为了“美化”自己的画像,纷纷向画师毛延寿赠金以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王昭君却偏偏是个直性子的美人,她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颇有信心,且不屑于讨好、贿赂画师毛延寿,因此毛延寿在为王昭君画画时就故意将其画得偏丑一点。

结果好多姿色平平的宫女都成功地飞上了枝头、做了皇帝的妃嫔,而有才有貌的王昭君却尴尬地落选,只得继续留在汉宫里过着忙碌、寂寞的平淡生活

几年后,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上书奏请,希望能够娶得一位汉朝公主为妻,以结秦晋之好。

汉元帝舍不得将亲生女儿送到荒蛮的匈奴,就探问哪个宫女肯深明大义、为国远嫁。

最终,勇毅的王昭君陈情自荐,愿以汉朝公主的身份嫁到匈奴去。

而当临别之时,汉元帝见到了貌美姿清的王昭君,虽心有悔意但却也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带着陪嫁和随从自长安出发,一路踏过沙漠荒原,进入了匈奴的国境之内。

出嫁和亲的路途满是风沙和寂寥,多少次望着苍穹之间的落日余晖,思念故土和亲人的王昭君只得将心爱的琵琶揽在胸前,将不舍和幽怨尽数化为哀婉凄情的曲调以慰藉苦闷的灵魂。

悦耳轻灵的琴声、绰约美丽的女子使得天上的大雁忘记了扇动翅膀,纷纷跌落在了沙丘平地之上,于是后世之人便将“落雁”二字用于比拟王昭君超凡脱俗的美,王昭君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塞远嫁的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和亲公主

早在见到王昭君之前,匈奴单于呼韩邪就知道汉朝的女子普遍肤质细腻白柔、体貌温婉多姿,但当他真正见到了和亲公主王昭君之后,不禁被其端妍清丽的容貌和高贵从容的气质所折服。

得了美人的呼韩邪单于非常高兴,他用盛大热闹的婚礼仪式庄而重之地迎娶了王昭君,并将王昭君封为了“宁胡阏氏”。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呼韩邪单于非常宠爱聪慧美貌的王昭君,二人成婚的第二年,王昭君就为单于生下了1子,名为“伊督智牙师”。

伊督智牙师刚满周岁,呼韩邪单于就册封这个儿子为“右日逐王”并赏赐了很多牛羊和财宝。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在王昭君嫁入匈奴的第三年,呼韩邪单于就因病故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照着匈奴国的王室风俗惯例,单于去世后他的儿子、也就是新一代单于应当全盘接纳父亲生前的所有妻妾和财富。

呼韩邪单于的下一任继承人是其嫡子复株累单于,也就是说,王昭君应当二婚嫁给她名义上的继子、匈奴新一任国王复株累单于。

入乡便要随俗,王昭君虽然感觉这种婚俗于理不合,但也别无他法。

最终,王昭君嫁给了与她年纪仿若的新单于,幸运的是复株累单于对王昭君也宠爱有加、宝贝异常,使王昭君渐渐地感受到了再度为人妻子的幸福。

几年后,王昭君又两度怀孕,给丈夫复株累单于生下了2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婉有致、高贵娴雅的王昭君除了相夫教子之外,最喜欢大力地弘扬和传播汉朝的文明和习俗、将大汉朝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皆一一施用在匈奴国的农业生产领域。

这样一位善良、聪慧的阏氏自然会受到匈奴子民的爱戴和敬重,也使得彼时的匈奴国上下都对汉朝产生了友好的情愫,还开创了汉匈之间一连60余年都未有战事的和平局面。

人美有德的“宁胡阏氏”去世后,匈奴人不惜以“剺面截耳”来表达深切的哀痛

公元前19年,以一己之身化干戈为玉帛的“宁胡阏氏”王昭君因病故去,客死在了匈奴。王昭君去世后,万民齐齐哀痛伤悲,难舍对这位汉朝王妃的怀念之情。

匈奴的单于为了表示对“宁胡阏氏”的敬意,不但为王昭君举办了一个隆重盛大的葬礼,还宰杀了10万头羔羊来祭奠这位值得敬爱和钦佩的异国阏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