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末年,汉中之战时,刘备大败曹操,自封汉中王,使得蜀汉众人士气大涨。关羽作为新上任的“前将军”更是意气风发,但没有了对手,对于本身就比较好战的关羽来说就等于是没有了能让他欢喜起来的事,这时候他想到了之前一直带兵骚扰攻打他的曹仁。

汉中之战还没有定胜败时,关羽对于曹仁的攻打都是采取保守的抵抗方式,因为他要将精力主要放在刘备对将士的需求上,不能节外生枝。但今时不同往日,曹仁已经驻守在樊城,关羽的的军队也空出了时间,“报仇之战”势在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关羽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次报仇之行,反而让他父子双双失去了性命,除了他们之外,襄樊之战中,曹魏以及东吴也有伤亡吗?都死了哪些重要的人呢?其实说出来真的不太光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襄樊之战

除了关羽想要报仇之外,诸葛亮其实一直以来也有北伐的打算,如果北伐襄樊成功,那刘备对汉江的控制权就会更为牢固,且可以为整个蜀汉围出一个牢固的军事堡垒,巧合的是侯音叛乱也正在襄樊上演,如此乱局恰好适合开战,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身就被刘备授予了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战的关羽,一出手就是大阵仗,直接大力进攻襄阳城,因为襄樊地势特殊,绝不能丢,曹操无奈之下匆匆派于禁带着军队支援,恰巧这个时节襄阳连连暴雨,汉江的蓄水暴涨,淹没了襄阳城,让对天灾没有丝毫防备的于禁等人还没真正和关羽好好的打上就损失殆尽。

占尽了天时,关羽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襄阳,乘胜,他几乎没有在襄阳休整停留,就开始继续往樊城进攻,眼看关羽来势汹汹,驻守樊城的曹仁心慌意乱,本身之前的水患樊城就没逃过,加上曹操自己对守住樊城也没有信心,曹仁便生了弃城而逃的心思,最后或许是被劝住了,也或许是他明白逃跑也没有更多退路,还是决定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羽战死

有了曹仁的坚持,樊城就没那么容易攻下了,关羽虽然还是采取对待襄阳的办法——围城,但这次没有突发天灾帮忙,樊城之战也就一直僵持着,曹操没有办法之下,想到了和孙权联手,虽然当时孙权和刘备的联盟看上去还是坚定的,但事实是孙权对关羽早就颇有微词,双方私下的关系也很僵。

最主要的是三方实力此起彼伏,曹操强大的时候,孙刘两方当然会坚定的站在一起,但襄樊之战时,刘备已经连连胜仗,实力开始有凌驾于东吴和曹魏之上的势头,这时候曹操寻求孙权的同盟,孙权出于利益考虑是肯定会同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和孙权谈好条件以后,孙权打算偷袭荆州,这对关羽来说是个很大的噩耗,因为荆州算是他整个军队的大本营,一旦失守,那别说完全占领襄樊了,他自己也会性命不保,不能放下好不容易得来的襄樊大部分地界,但也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大本营,陷入两难的关羽只能将命运交给上天。

上天这次没有再眷顾关羽,孙权偷袭荆州的计划成功,关羽最坚实的后盾没有了,他只能放弃襄樊,带上剩余的军士们往南退,虽然曹操命令曹仁不可追击,但孙权却不打算放过关羽,命人麦城伏击,关羽父子防守不及,双双死于孙权手下潘璋手中,他的荆州地界也理所当然的被孙权接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和孙权损失的将士

关羽战死,蜀汉损失重大,按说应该士气低落,但纵观全局,其实这次孙吴和曹魏也并不是大获全胜,甚至两边所折损的将军比蜀汉还要多。首先就是曹操的得力部将于禁,于禁是带着曹操极大的期望去支援襄阳的,他的作战能力也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和关羽面对面开战的话,双方谁赢还真不一定。

但他运气奇差,没死在战场上以展示他的铮铮铁骨,反而是被洪水打败,最后为保全剩下的几个兵卒,只能投降于关羽,因为变成了叛军,被双方看不起,最后羞愤而死。另外还有著名的大将庞德,他也是因为对汉江的地势不熟悉,被关羽设计水攻,最后不敌关羽被斩杀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