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朝诗人卢纶曾经作诗《和张仆射塞下曲》来描述他心中的将军:“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白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现实中的将军远远比这首诗所描述的要厉害得多。有人百步穿杨,有人力能扛鼎,有人甚至能越过万千敌军而取敌军将领首级,这些人的事迹被口口相传,记录成册,以遗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大名将 千古威名

在历史书中,人们常常喜欢将一些不同年代同一行业的佼佼者并列放在一起,凝结成一句简短的话,方便一代又一代人传播和歌颂。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力不过霸、拳不过金。”

就像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句话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一样,这短短的十六个字也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四大著名将领。

这十六个字中的将士分别是项羽、李存孝、李元霸和金台,尽管存在于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都在自己的时空中拥有赫赫的威名和卓越的战绩。

然而可惜的是,根据历史记载,他们四人中,有三个人都没有得到安享晚年的结局。

西楚霸王 力能扛鼎

“王不过项”指的自然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一个很神奇的人,历史上向来是成王败寇的道理,史书永远由胜利者撰写,而没有成功登上王位的人往往被扣上叛军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历史中,对项羽的评价确实正面的赞赏居多,甚至宋朝著名诗人李清照曾为他作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样一边倒的评价,和项羽自身的优秀作战能力和过人的胆识脱不开干系。

项羽,名籍,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生活在秦朝末年,一个战乱四起的年代。项羽的心中也怀有反秦的大志向,他在秦二世元年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投入反秦的洪流。

项羽在同秦军的战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看起来绝不可能的胜利。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巨鹿之战,项羽在绝对劣势之下,命令士兵把渡河的船凿穿,把做饭的锅砸碎,怀抱着有进无退的决心,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的来历。

历史中传闻项羽生有神力,力能扛鼎,且少时不爱读书不爱学剑,胸怀天下之志,想要习得能以一人挡万人的兵法。

某种程度上,项羽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非但大败秦军,还打入咸阳,杀死了当时的第三代秦王子婴。

然而胜败乃兵家常事,在随后的楚汉之争中,项羽败给了刘邦,不肯渡过乌江谋求东山再起,最终隔江遥望故乡,自刎而死,留给了后世之人一段不可逾越的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骁勇冠绝 未尝挫败

”将不过李“指的是晚唐的一位将领李存孝,史书上评论这位将领“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因此,他还有一个雅号叫”飞虎将军。

李存孝本名安,是晋王李克用的义子,也是他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大将,和李克用的其他十二个儿子被冠以“十三太保”的名号。

许多年来,他跟着自己的主子李克用南征北战,平定了黄巢起义,收复了潞州,讨伐了幽州,指哪打哪,绝无败绩。

然而在一次带兵打仗中,李存孝陷入了同僚,也是李克用另一个义子的阴谋诡计中,最终投降给敌军,后来,狭路相逢,他被李克用反攻,兵败后再次投降,李克用没有原谅他,在太原将他杀害。

一代飞虎将军,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的故事,就此落下了帷幕。

骨瘦如柴 挥锤如飞

和其他四个人不同的是,“力不过霸”指代的这个人是一位虚拟人物,它指的是小说《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

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人的原型是唐初皇帝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但是李玄霸未到成年就离开了人世,所以,有关李元霸的故事还是编撰的部分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