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6月,所向无敌的天才统帅拿破仑,亲自指挥以法军为首的多国联军60万人,发起征伐俄国的战争。这一仗是拿破仑内蓄已久的宏愿,如果能够打胜,则欧洲大陆再无敌手,可以专心对付最后的敌人英国了。

然而俄国可非中西欧洲那些星罗棋布的小国小邦,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战略纵深很浅,动员能力也差,禁不住久经战阵、机动迅速的法军来回突击。俄国的国土面积空前广大,人口居于欧洲第一,战略纵深大,军队能打,民风顽强。而且以当时的后勤供给能力而论,法军的准备远远不足,战争过程存在了很大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俄军除了在波罗季诺同法军打了一场大仗外,其余时间均采取主动避战策略,节节退却,坚壁清野,利用俄国的广大国土纵深消耗疲惫法军,以等待反攻的时机。这样,尽管法军一举攻占了俄国故都莫斯科,却仍旧无法歼灭俄军主力,获得胜利遥遥无期。由于天气日冷,后勤不济,再打下去已经撑不住了,拿破仑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1812年10月19日,10万侵俄法军主力带着500多门火炮和大量劫掠物资撤离莫斯科。此时,俄军主帅库图佐夫早已养精蓄锐,指挥俄军四面围攻过来。俄军利用骑兵优势,机动灵活,打了就走,极为难缠。法军一路遭到数不清的袭击骚扰,部队不断减员,饥饿疲惫,斗志尽衰。而拿破仑征召的盟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军队一直保存实力,观望态势,如今见势不妙,立即撤退回国,只剩下法军孤立应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11月后,俄罗斯大地上开始降雪,气温迅速下降。法军在撤离莫斯科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在冰天雪地中行军,没有准备好御寒用品,加上粮草殆尽,饥寒交迫,秩序开始大乱。于是,为了寻找食物和燃料,曾经纪律严明的法军不得不到处抢劫,甚至常常为了争夺一块面包一个土豆而自相残杀。拿破仑内心悲怆,但也只能听凭部下自行谋生。而俄军骑兵皮衣风帽,战刀雪亮,时常像风一般袭来,砍杀一顿后又迅速消失。法军一路连遭重创,人心厌战,渐已溃不成军,不但丢弃同伴的尸体在路边,连伤病员和劫掠的物资也无心顾及随走随抛,景象惨不忍睹。

在撤过斯摩棱斯克、第聂伯河、别列津纳河等战略要地时,法军均抛弃许多大炮和弹药,以求轻装过河。俄军一次次冲过来袭击,冻饿不堪的法军一面同敌人搏杀,一面拼命组织掩护,以保障拿破仑皇帝陛下能够及时脱险。特别是在抢渡别列津纳河时,天气骤然回暖,冰河开化,桥梁又被俄军破坏,法军只能临时架设俘桥过河。由于人人争相逃命,发生拥挤践踏,死伤无数。许多人跳河泅渡,很快就冻僵于河中。拿破仑本人则是在老近卫军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过河去。最后没有逃掉的1万多法军,只能成为了俄军的俘虏。到了第二年枯水期时,别列津纳河露出河床,竟然发现了12000多名法军士兵的尸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威风八面的拿破仑大军,已经被饥寒交迫折磨得失去了灵魂,经过2个月艰苦跋涉才逃回了战争发起时的国界线。到了这个时候,当初进军时的20多万法军只剩下2万多人,损失大炮1000多门、马匹10万多匹和无数军械辎重,输得一塌糊涂。

拿破仑发动的侵俄战争失败后,原来的盟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纷纷背叛,又和俄国、英国组成了第六次反法联盟,转头向法国发动了报复讨伐。天下大势逆转,拿破仑帝国的末日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