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5月8日,备受瞩目的蔡嵩松等公募基金经理涉刑案在法院开庭并当庭宣判。蔡嵩松、曲泉儒、董博雄因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据法院方面确认,该案件审理已结束,并已作出判决。

蔡嵩松,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基金经理,其职业生涯经历了从科技新星到涉嫌犯罪的巨大转变。2001年,年仅15岁的蔡嵩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计算机专业,25岁时以中科院芯片设计方向博士的身份毕业。此后,他加入了华泰证券计算机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017年,蔡嵩松加入诺安基金,并于2019年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最早掌管的基金是诺安成长混合,这只基金在他的管理下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随着他管理的基金规模从2019年初的十余亿元飙升至2020年底的超400亿元,他的投资风格和决策开始受到市场的质疑。

蔡嵩松以其激进的投资策略和高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一度成为基金经理中的顶流。然而,随着半导体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他的产品净值曲线也经常出现剧烈波动。2022年,诺安成长混合全年大跌40.04%,全年亏损高达129.3亿元。尽管如此,该基金依然收取了3.76亿元的管理费。

2023年5月和7月,蔡嵩松先后卸任多只产品。截至卸任前,其在管规模为281.42亿元,较2020年底缩水127.6亿元。同年9月29日,诺安基金官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已卸任全部在管的基金产品。

曲泉儒作为另一涉案人员,也是诺安基金的原基金经理。他曾在诺安基金任职多年,管理过多只基金产品。然而,随着蔡嵩松的陨落和公司的动荡,他也未能幸免于难。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基金行业的某些阴暗面,也引发了人们对基金经理道德和法律责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