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反用人单位相关规定

擅自将油费返点

用于非油品消费、套现

造成单位经济损失

被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是否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某于2015年6月入职某环境公司,从事管理人员岗位。该公司规定油卡积分仅限于兑换油,严禁兑换其他商品。张某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将油费返点进行非油品消费、套现,且无法合理解释用途,也无法提供使用依据。2023年6月,该公司以张某存在重大管理失职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通知工会。张某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书后离开工作岗位。为此,张某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仲裁委作出裁决,支持张某该项的仲裁请求,某环境公司应向张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1万余元。某环境公司不服仲裁裁决,遂提起本案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罗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作为管理人员,明知公司关于油费返点不能用于非油品消费、套现的规定,违反公司管理规定,擅自将油费返点用于非油品消费、套现的行为,虽然事后已返还部分款项给公司,但仍有部分未返还,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存在重大失职行为。某环境公司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系正当行使权利,属于法律规定的合法解除。新罗法院判决,撤销仲裁裁决,某环境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晓颖

新罗法院民一庭副庭长

一级法官

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组织成员,在劳动过程中应维护、增进而不损害用人单位利益,这是基于劳动关系的人身性、隶属性和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忠诚义务。本案中,张某明知公司规定油卡积分仅限于兑换油,严禁兑换其他商品,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违背其作为劳动者应尽的忠诚义务。该公司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关系,符合法律规定,有效维护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管理秩序,依法不应当承担经济补偿金。本案提醒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遵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忠诚履职,否则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条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供稿:新罗法院罗晓颖、朱昌伟

声明:转载须注明来自“龙岩中院”公众号,且转载内容应当完整、准确,不得歪曲、篡改原意。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龙岩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