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一次我们先后出访的欧洲三国,分的是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很多人很关心为什么选的是这三个国家,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之,或者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我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可能和别人稍微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出发点有所区别。首先来说呢,这里面的重头戏肯定是法国。因为法国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欧洲的领头羊。

法国和德国一起,是欧盟的两个核心国家。法国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地位比较高,德国相当于是欧盟的经济中心,法国和德国在一起,相当于是整个欧盟的中枢,他们的决定往往代表着欧盟的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次首访法国,在法国的时间是最长的,行程也安排了最多。一个核心的意思,当然是想加强中法和中欧的合作。当然这都是正常情况下大家都知道的。站在我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就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是在为美国后面可能会加大力度搞新冷战做一次未雨绸缪的布局,既是争取法国,也是争取欧洲国家,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中立。

在这方面来说,很显然法国的作用,要高于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除法国之外,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是两个传统意义上,跟我们关系一直比较友好的欧洲国家。这里面塞尔维亚还并不是欧盟成员,而匈牙利,众所周知是欧盟里面经常投反对票的那个国家,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的一些决议和事务上,匈牙利往往是最后一票否决的那一票。

在这个基础上,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如果放到新冷战格局的背景之下,那很可能就是一旦欧洲进一步向美国靠拢,那他们有可能就是未来中欧经贸合作之间的两座桥梁。

这两年我们在塞尔维亚,尤其是在匈牙利,有大量的投资落地。一方面是他们的政策环境相对稳定和友好,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更深远一些的考虑,就是欧洲在被美国裹挟进行冷战的时候,他们可能能更好的保持独立性。

所以从我个人观察的角度来看,是从未来新冷战格局这个视角出发的,未来的形势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所具有的特殊的战略意义。

02

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举行普京的总统就职典礼。俄罗斯通过官方渠道已经一再确认,中国将会成为普京当选后的首次出访国。对俄罗斯而言,中俄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经常看我长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的一个观点,美国的金融战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我个人认为可能坚持到9月份,也就是日本加息半年之后,到底还有没有戏,美国通过这半年,应该基本上都能拿到结果了。

所以那之后,持续将近三年的金融战可能就会结束,但是跟大部分人所期待的相反,我个人认为金融战一旦结束,很可能不会是复苏和繁荣来临,而是新冷战会全面加速。

这里面的原因,我在之前都有论述。基本上可以认为金融战是美国在常规手段下最有优势的领域,如果这里还是不能取胜,在现有的局面之下,又没办法直接进行热战,那么加速新冷战是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美国现在在科技和贸易方面,也从没有进行实质上的放松,各种制裁以及新的限制措施,还在变本加厉的推出。预计在大选之后,有可能会有更强硬的措施出台。

现在中美之间,可能有一个潜在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大家可能都不太希望特朗普上台。

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他的一些政策可能过于极端,而且不具有连续性,不好预测和应对。对美国内部来说,至少是民主党背后的华尔街金融资本这一块,对于特朗普是不太喜欢的。

当然本质上来说,他们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过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印太战略,基本上拜登也都没有做出什么调整,而是在继续推进。他们的区别,主要是政策执行上代表了两种不一样的思路。

在拜登这一边,可能是以联合盟友为主,进行渐进式的新冷战。然后到了特朗普这边,对于西方盟友的依赖性要大幅下降,更倾向于孤立主义,它在很多政策的推进上,会比较激进。

但是一旦金融战结束之后,其实美国的各种战略的缓冲空间就大幅缩小了,所以其实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可能都会面临着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也就是不得不全面推进新冷战。

如果说他们还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会狠一些,一个会更狠一些。

基于这样的趋势和国际形势,所以我是对未来国际层面的宏观趋势,是并不太乐观的。因此对于这次欧洲的访问,我的看法更多的是,当做一种未雨绸缪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