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禅

01

从小到大,孩子对亲情的认知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

在婴儿时期,宝宝不会说话,但是只要他一哭,不管爸爸妈妈在哪里,都会第一时间来到他的身边。

再长大一点,只要自己想要的,闹个脾气,父母都会满足自己的要求。尤其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摔了。

于是,孩子对父母对自己的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不管自己要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自己。

可是,你越长大越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隐秘的角落》朱朝阳是一个典型缺爱的孩子。父亲给他的父爱有限,母亲给他的爱又太过强势。

父母离异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以前那么开朗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而他所有的努力只为了得到父母的爱。

朱朝阳考试得了第一名,周春红参加家长会满面荣光。周朝阳从他妈妈那里得到的是拿着成绩单去见他的父亲,享受片刻发父子时光。

他的成绩同样让他的父亲众人面前涨了面子,一高兴,便有了带朱朝阳去买鞋的那一幕。

不管是朱朝阳的父亲还是母亲都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你只有满足了我们的期待,我们才会给你想要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当孩子感知到自己必须先满足父母的期待,才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原本就应该给自己的爱的时候,老实单纯的孩子一开始会特别地努力,争取达到父母的期待。

但是,孩子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当他发现了“条件”和“奖励”之间的关系,他便会反客为主。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而父母过分强调这个“条件”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1.孩子会把爱当成一场交易,为了达成交易,不择手段。

《隐秘的角落》朱晶晶死后,朱朝阳的父亲藏着录音笔带朱朝阳去游乐场玩。收到父亲送的礼物,朱朝阳很高兴。可是录音笔不小心被朱朝阳发现了,当他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好都是源于对另外一个孩子的爱的时候,他对父亲彻底失望了。

于是,他开始变成了另外一个朱朝阳,心思缜密,逻辑清晰,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父亲隔离在真相之外。

他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父爱,在父母面前继续扮演着好孩子。

孩子的世界比成人更现实,而且更残酷。当孩子发现自己想要从父母身上得到些什么,必须先付出些什么,他会想尽办法、铤而走险。

小时候,我的数学经常考不及格。每次公布成绩之后,我就特别害怕回家面对父母。于是,我练就一个本领——模仿大人的笔迹签字。

很多朋友都说我的字很漂亮,他们不知道的是从小我就模仿父亲的签名。

我之所以模仿家长的签名除了怕被责备,从根本上我是不希望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我渴望得到他们的夸奖,奈何实力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父母过分强调“条件”,孩子便会学会用“条件”去要挟父母。

我承认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并没有比上一辈好多少,虽然我读的书比他们多。很普遍的现象,当我想要宝宝服从自己的意志的时候,我通常会跟她谈条件。

例如,我想让她赶紧把饭吃了,会忍不住对她说“宝宝,如果你马上把饭吃了,妈妈就给你买芭比娃娃。”

开始用这招的时候,效果通常会出奇的好。但如果你每次都跟孩子谈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一天你会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如果你给我买玩具,我就把这碗饭都吃了。”

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只能听你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无人可及的。当孩子发现“谈条件”很好用的时候,他便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反制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那么,如何正确地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期待呢?

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想法,从他成为一颗受精卵开始便注定了他是一个个体,而不是谁的附属。

如何跟孩子交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想,尊重他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其次,控制自己的情绪。

都说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其实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的。大人都大人的烦恼,孩子有孩子的烦恼。

大人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受委屈,都不应该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这是表达爱的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不要让孩子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长大。

想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首先父母要在他的身边。很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常伴孩子左右,觉得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孩子就能够感受到爱。

其实,在孩子眼里,父母给再多的钱都不及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句“你真棒!”

最后,别孩子一要爱,就谈条件。

成年人总是喜欢将成年人的那一套,套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不是你的员工,也不是你的同事,你不能用绩效指标去考核他。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想要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成长,不是跟他谈条件,首先要知道他要什么。

当你在乎他的感受,他才会在乎你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多父母在替代孩子书写孩子的人生。例如,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就给孩子报一堆的兴趣班,理由是“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孩子怕输吗?不怕,怕输的是作为父母的自己。当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甩在身后的时候,觉得很没面子。

有太多的父母想在孩子的身上续写自己前半生的遗憾,从未想过孩子的感受。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瑞雪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每个做父母的人都应该明白:孩子不是你生命的延续,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应该为你的梦想而活,他的人生得由他自己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