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叶东杭 杜汉

校对 | 陆梓涵

“他为什么要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问题盘旋在看到“胖猫”跳河自尽新闻的人心中。21岁的年轻男孩,在2024年4月11日凌晨,从山城重庆的长江大桥上一跃而下,投入冰冷的江流中。

男孩姓刘,网友习惯用他的网名称呼他——胖猫。根据网传的聊天记录显示(未经证实),2024年胖猫的女友谭某向他提出分手,此前,胖猫曾通过微信等平台多次向女友大额转账,总计约51万元。

胖猫离世不久后,胖猫的姐姐以“可可睡不着”为名,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痛哭视频,控诉女方谭某。根据公布的聊天截图和直播口述,“胖猫”和谭某通过语音软件认识,姐姐说,两人谈了两年的恋爱,前一年半都在网恋。拿到弟弟遗物,姐姐才看到这些聊天记录,也才知道弟弟给对方转账不止13.6万元,而是51万元。

网友论起与亲密关系有关的刑事案件,不约而同地提起五年前那宗发生在高等学府的案件。那年北大法学院女生包丽(化名)在宾馆里服药自杀,网曝聊天记录显示,男友牟林翰长期对包丽实施言语暴力,曾向她提出拍裸照,甚至让她怀孕、流产、做绝育手术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虐待罪判处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同时判决其赔偿包丽的母亲各项经济损失73万余元。

同样发生于亲密关系之间,同样造成年轻生命的主动离去,同样是甜蜜的毒,目前牟林翰被判构成犯罪,追究刑责,胖猫的女友谭某还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案件是否属实,是否构成犯罪还有争议。

01

肥猫的女友谭某是否构成犯罪?

有观点 认为,谭某与胖猫日常沟通伴随着对胖猫的PUA(指在一段关系中一方通过言语打压、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导致胖猫陷入“无法提供情绪价值”的自我怀疑。

分手只是压死胖猫的最后一根稻草,过程需要长久的酝酿。情感、物质双重剥削,疲于工作的胖猫终于崩溃,在凌晨的桥头一跃。人们强烈共情的同时,也更加注意到谭某在背后投下的阴影。

同样是PUA,包丽案的审理法院认为,牟林翰的行为“从辱骂的言语内容、辱骂行为发生的频次、时长、持续性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而言,足以解释为虐待行为,该当虐待罪的构成要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百科PUA词条中,有如下记载:PUA现象的滋生反映了人们对于个人权利和尊严、亲密关系、暴力、性吸引、性别规范的错误认知,杜绝PUA现象需要通过全面性教育树立关于尊重与权利、性、社会性别、关系的正确认知、态度和技能。]

而本次胖猫事件,谭某的言行似乎达不到“虐待”的程度。比起牟林翰直接践踏他人人格尊严,谭某充其量是利用胖猫的“恋爱脑”。从一般理性人的角度看,玩弄感情虽造成他人内心痛苦,但尚不至于创造紧迫的生命威胁。此种情况下自杀之外不是别无选择。

刑法不以道德约束个人的情感生活,它只针对严重侵害法益的犯罪动用刑罚,以此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谭某的行为虽不道德,但不道德不绝对等于犯罪,胖猫是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笔者认为,按目前的状况谭某不成立虐待罪。

51万转账是引人关注的另一点。聊天记录显示,谭某时常以各种理由明示或暗示胖猫向自己转账。这种要求对方为爱埋单的行为构成诈骗吗?

构成诈骗罪要求行为人故意实施欺骗,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基于错误处分财产,造成己方取得财产,对方财产损失。 常见婚恋诈骗的特征包括:虚构身份人设、同时与多人交往以及虚构理由要求对方借钱送物等。

那么在没有虚构人设、多人交往等情形下,明知对方有意恋爱、结婚,却隐瞒不恋爱、不结婚的真实意图,只与对方暧昧,期间索要并接受对方给予的财物,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

如果谭某被证实其通过语言、行动等,使胖猫误以为双方能够恋爱、结婚,从而令胖猫主动掏钱为爱买单,那么谭某行为属于刻意引导胖猫陷入动机错误。

动机错误是被害人对行为的原因条件产生误解,如“误认为房价会涨,所以买房”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机错误,如果房价正在下跌,而中介却谎称正在上涨,这种情况一般不认为是诈骗,甚至不会构成民法上的欺诈。

笔者认为,即便行为人通过暧昧的言语、行为使得对方陷入了对恋爱、结婚的动机错误,进而接受对方财物,该当行为也不应当被轻易认定为诈骗。因为,动机错误在恋爱中太容易发生,也太为常见了,因此而产生的争议,完全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刑罚是对个人权利最严格的限制,因此只得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在其他手段不足以达到化解冲突的效果时,才有必要作为补充。

此外也应当注意,如果以某种情况“天理难容”为由,在某个具体案件中通过解释扩大了处罚的范围,虽然看上去解决了眼下的矛盾,甚至使多数人感到快乐和兴奋(一种人格宣示的愉悦),但实际上对其他所有相类似的案件都会产生影响。

处罚范围就如“同心圆”,本来只将某起案件的A情况纳入处罚,但实际上处罚范围在所有方向都发生了扩张。胖猫事件中,谭某所作所为虽激起众怒,冲击人们心中的价值平衡,但刑法在个案的适用仍应保持谦抑,避免因个案处罚范围扩张,导致集体自由限缩。

02

健康的亲密关系如何养成?

从目前网传信息看,胖猫和谭某的相处模式不甚健康。一是 恋情关系物质化;二来 胖猫单方面在金钱上过度付出,而谭某索取无度,相对地位严重失衡; 第三,胖猫自我认同感低,对恋人的认可需求度高,从谭某提分手后胖猫自杀可见一斑。

理想的健康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呢?

双方首先是自尊、自爱、自重的独立个体,在交流和互动中产生共鸣和依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珍视彼此的感情与关系,但不视对方为人生的全部。

理想与现实总有很大差距。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正常的家庭温暖,都接受了良好教育,都在 危险来临时 得到警示和提醒……

谭某究竟是否蓄意骗财,真相尚不得知。但生命逝去让人痛心,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媒体不可唯热度论,无论官媒还是自媒体。信息社会,媒体对诸人影响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可能大过家庭、学校和单位。这要求信息传播者具备社会责任感——每一道揣测,每一句评价,每一声秽语,都可能是一片雪花。

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港湾,我想人生阅历的交流,心灵伤口的觉察一定也属于给予的一部分。学校为个人从家庭走进社会,稚嫩走向成熟架起一座瞭望塔,健全人格与远大理想需要知识武装,亦要德行配位。

建成健康亲密关系是一种爱的能力,能力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愿家庭和学校教会人爱的文字和语法,愿个人于经历中习得爱的句子与篇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