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架成。天孙又有约,人间那无情。”——雍正

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帝王,他在位时善修德政,鞠躬尽瘁,被后世称为最勤勉的皇帝。但也有人说雍正杀父逼宫,篡改遗诏,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帝王。

关于雍正的称帝之谜一直流传出很多说法,有人说是逼宫得来的,也有人说是篡改遗诏得来的等等...那么这些谣言哪个是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雍正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在众多皇子中“杀”出一条血路

说到雍正帝,就不得不先说一下他的爸爸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共育有35个儿子,其中第四子就是雍正。康熙活着的时候杀鳌拜,灭三藩,被称为“千古一帝”。可人无完人,由于儿子太多,对于皇位之选,这“千古一帝”也有自己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谁来登上皇位往往都是上一任皇帝决定,皇帝一般都是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对国家有帮助的儿子接替自己。可康熙不一样,康熙有35个儿子,个个文武双全,而且尤为突出的还有九个。可是皇位就有一个,对于传位给谁,康熙是太苦恼了。

康熙实在想不出来对策,索性不想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好,不要太过分就行。于是这九个人就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历史上称这次皇位之争为“九子夺嫡”。

虽说叫“九子夺嫡”,但其实是三股实力。分别为太子党,(以太子为首,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为支持者)、八爷党,(以八阿哥为首,九,十,十一,十四阿哥为支持者)以及孤家寡人的二阿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雍正就是一个小弟,依附着得宠的太子,但是这个太子头脑太过简单,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惹的康熙生气,最后康熙实在是觉得这个太子太过无能,就废了。

随着太子的被废,雍正也受到了牵连,被康熙指派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追缴官员欠款,并限期一个月。这是一个最得罪人的活,就算能全追缴回来,到时也失去了朝中重臣的支持,彻底与帝位无缘了。

随着一个月的过去,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一是雍正在朝中的威望都是依靠太子所得,太子倒台了,朝廷上根本没人理他。二是八爷党的几个人从中作梗,教唆了很多党羽公然弹劾雍正,这让雍正举步维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雍正拿着手里要回来的30万两银票(官员共欠国库300万两)去跟康熙复命的时候,康熙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还夸了雍正,让人猜不透怎么回事。

有史学家推测,当时康熙肯定知道雍正完成不了这个任务,交给雍正的真正目的是想测试一下雍正的办事能力,也是重新为八爷党找一个对手。

当时八爷党朝中党羽众多,再加上太子倒台,朝廷六部都是以八爷党马首是瞻,这样的局面不是康熙想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谓帝王之术,决不能让一方独大,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力,必须要找一个能与之抗衡的,这就是帝王之术。

于是康熙就选中了雍正。自此之后,在康熙的扶持下,雍正成立了一个新阵营,阵营中还有十三阿哥以及一位幕僚。

经过长达10年的“明枪暗箭”,最后胜出的就是咱们今天的主人公——爱新觉罗胤禛。历史上记载,1722年,康熙病逝,九门提督隆科多受命宣读遗诏,传位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谣言四起,今日陈雪

在康熙的这九个儿子中,早期的雍正是最不起眼的,不但朝中毫无党羽,也不受康熙的喜爱,唯一能让康熙看上的就是雍正那10岁的儿子,也是之后的乾隆。可以说,雍正的上位跟他儿子乾隆有一定关系。

虽说当时有康熙的亲笔遗诏,但是八爷党公开反对雍正即位,还说遗诏是被篡改的。幸亏当时的负责京城守卫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是支持雍正的,才使雍正正式登基。

登基后的雍正,早就看八爷党不顺眼了,但奈何康熙临终前单独约谈了雍正,让他放过其余兄弟,这才留着他们性命。不然哪个帝王的登基不是踏着尸体走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人无伤虎心,虎有杀人意”,八爷党并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即位后也没有停止,包括让江南的一刘姓书生造谣康熙的传位遗诏被雍正篡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