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王德民高考成绩近乎满分,却被清华北大拒之门外。他被称为“最帅校草”,长相堪比吴彦祖,为了斩断桃花,他提出两个苛刻的恋爱要求,吓退众多追求者。

1937年王德民出生于河北,父亲是留美医生,母亲是瑞士人,他高鼻梁,深眼窝,一副西方人的脸,一直被误认为是外国人。上学时同学们背地里总是嘲笑他,叫他二毛子。

1955年王德民参加高考,取得了近乎满分的成绩,远超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当时他第一、第二志愿填了清华、北大。

然而由于王德民是中瑞组合的家庭,清华北大没有录取他。最后,王德民被第5志愿北京石油学院的采油专业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学里,王德民对石油有了深深的兴趣,他成绩优异,被评为全校的模范学生。这样一位长得帅还品学兼优的男生,成了众多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

于是不断有女生邀请他吃饭、散步,在图书馆给他递小纸条。然而在王德民眼中,这些都是学习路上的阻碍。

为了斩断自己的桃花,他公开提出两个恋爱要求:第一,不能耽误他学习,第二,没有时间约会。这个方法立竿见影,身边果然少了许多邀约,王德民得以专心学习。

1959年王德民临近毕业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大庆发现了油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石油资源贫乏,外国专家从而认定中国永远不可能产生油田。这个结论深深刺激了身为石油专业的王德民。

如今大庆发现石油的消息传来,王德民拒绝了挽留他留校工作的母校,申请到大庆油田一线工作。

1960年9月王德民来到了大庆,然而命运再一次冷落了他。

同王德民一起来的同学都进了科研部门,而他却被分配到基层的试井队。他每天围绕着200多斤重的绞车和仪器,白天上井测试,晚上睡在漏雨的牛棚里。

这样累脏的日子一眼看不到尽头,但他却没有一句怨言。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研究国外石油开采方法和适应范围。他查遍了美国、苏联关于石油开采方面的所有资料,并因此学了俄语。

经过130天不分昼夜的刻苦钻研,1961年王德民独立推导出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全油田的生产进度大大提速。

这个方法比当时国外最先进的“赫诺法”还要精确两倍,顿时轰动世界。王德民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然而此时,有人举报他,说他成名思想重,有人说他走白专道路,于是王德民被调到副业队养鸡去了。

到了鸡场,王德民开始研究怎么科学养鸡。他把鸡养得个大蛋多,让全队人都吃上了鸡蛋,还让副业队成为了全队唯一不亏损的队。

但养鸡刚做出点成绩,王德民又被调回到了油田上。这一次,他更加努力,研究出各式各样的技术。

1964年王德民经人介绍认识了王日英。王日英没有被他的那两个恋爱要求吓退,反而更加热情地告白王德民,很快两人结了婚。妻子主动打理家中琐事,并且深知丈夫科研的重要性,从不过分占据他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王德民获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他运用自己独立研究出来的一整套开采技术,使大庆油田的采收率达到了40%以上,打破了国际采油权威曾说的大庆采油率只有32%的断言。

尽管如此,王德民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科研成果。经过多年的开采,大庆油田采出来的石油越来越少,如何提高采收率这个难题摆在了他面前。于是王德民提出了“三次采油技术”。

这个技术是世界性难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美国否定了。许多研究试验人员也不看好这个项目,不愿意尝试。

但王德民没有知难而退,依然挑起了这副重担。1987年王德民带领团队开始做三次采油试验,经过9年无数次试验,王德民终于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在1996年研发出聚合物驱油技术,让大庆油田达到了近70%的采收率。

至今,美国等发达国家采收率也只有45%。王德民也因此成了石油界的泰斗,登上了科技巅峰。不少西方国家想高薪聘请王德民,但他却拒绝了。

1994年王德民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在以后的时间里,王德民为我国培养出了一位位石油领域的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也没想到,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王德民会在2013年因曾经的一张学生注册表而走红网络,泛黄纸张上贴着的照片里有一张比当红明星还要帅气的脸庞。

而在知道王德民是开创大庆油田的元老、国家工程院院士后,网友更是称其为“中国最帅院士”。

王德民为中国石油事业穷尽一生,贡献卓越,无与伦比。他这一路走来并不平坦,但他仍旧坚持初心,尽自己所能去提升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能干出一个样来。

也许我们成不了像王德民那样的大科学家,但当我们身处逆境,如果能像他一样学会迎难而上,必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