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不少的盛世王朝,除了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之外,更值得一提的当属大唐王朝的繁荣和辉煌。

而说起开创唐朝盛世的帝王,人们印象中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更是被后世之人奉为一代明君。可是在他的身上也有着被人们所诟病的地方,那就是他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据说在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觐见唐高祖李渊,李渊问他:太子和齐王呢?李世民直言称:杀了,那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李世民又为何这样做呢?

功劳最大却只封为秦王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能够成为皇帝,并不是因为具有太子的身份,也不是授意于唐高祖李渊顺势继位,而是发动兵变才夺来的皇位,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李世民这种做法是不符合规矩和礼法的,可是殊不知这背后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野心,还有着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在年少时就已经跟随父亲李渊掀起起义的大旗,一路征战四方,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后来身为统帅的他也开始招贤纳士,拉揽了一众有能力的将领,也正是因为李世民如此不辞辛劳的努力,才慢慢将起义军队发展壮大,在后来的多次战役之中,几乎都有李世民参战的身影。

不夸张的话,唐朝的江山基业有一半都是李世民和他的手下亲手打下来的,而反观他的兄长,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等人,虽然也都参与到战争中来,但是李建成更多的是负责后方的一些事宜,李元吉则负责协助他和李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战争结束,李家父子将隋朝的政权推翻,取而代之建立了唐朝,若是论功行赏的话,那李世民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奈何他并不是长子,所以太子依然是李建成,按照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

李建成终究还是这唐朝天下未来的继承人,这样的安排的确是不符合李世民的心意,即便是当时很多大臣也觉得李渊这种做法不妥当,明明他的功劳最大,到最后却只是封为了秦王,即便再怎么显贵,终究也是位于皇帝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李渊并没有做出表态,反而继续坚持自己的决定,即便到后来兄弟二人明明已经产生了间隙,李渊却还是坐视不管,任其发展,身为父亲的他没能及时调解自己这几个儿子之间的利益平衡和产生的矛盾,也就导致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

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内战一触即发

在唐朝政权稳固之后,此时的皇帝仍然是唐高祖李渊,不过经历了多年的战争,李渊也已经年事已高,眼看着就进入了迟暮之年,这也就意味着他即将传位给新的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太子李建成显然正是早已经选好的人选,对于这样的安排李世民自然心存不满,他辛辛苦苦奋斗了这么多年,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打下来的江山,到头来仅仅是一个王爷,这换做是谁心里都难以平衡。

所以在暗地里李世民一直想要和自己的大哥争夺着太子之位,李建成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有着怎样的想法,所以便联合三弟李元吉在暗中抗衡着李世民,双方势力一直明争暗斗,僵持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总体来说李世民手下有着众多的武将,再加上他所做出的功绩在众多的皇子之中是最大的,很多文臣也倾向于他这一方,总的来说在这场争斗之中李世民还是占据上风的。

而另一边李建成也知道自己的整体实力肯定是比不过李世民的,这样长时间拖下去只会对自己不利,所以要及早除掉李世民,以免夜长梦多,于是在后来李建成以其太子之名设下一场鸿门宴,邀约李世民前来赴宴,目的就是在此宴会之中用毒酒将其毒死,同时也把他的心腹手下一一处理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千算万算,李建成没有想到自己的阵营之中还有着李世民的奸细,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李世民自然不可能以身犯险。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地步,就没有必要顾及兄弟之间的情面,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