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由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东航MU9191航班,由上海飞抵北京。这标志着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飞机!

这一时刻,我们不禁抚今思古,回想起起当年的“运十”大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停放在大场机场的运十,远处隐约可见当时海军航空兵的主战飞机歼

“运十”的前世今生

1970年7月中旬,毛泽东主席视察上海,说上海的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搞飞机嘛。

嗣后7月28日,空军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向三机部传达毛主席指示:上海要搞飞机,搞什么由三机部与上海联系。三机部革委会开始时拟将当时正由320厂研制的歼-12飞机交上海生产。上海市革委会提出要搞大飞机(旅客机)作为周恩来总理专机。

1970年8月2日,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听取汇报后指示:第一,方案可以多搞几个,原则上同意在轰-6基础上发展旅客机的方案,要做过细的工作,向上海提出可靠方案。飞机要立足于迅速、安全、美观大方,将来要作为总理出国专机。选型要选好,一定要比伊尔-18、图-104、“三叉戟”好。

第二,要研制人员到广州去了解刚从巴基斯坦引进的“三叉戟”飞机,然后直接到上海去汇报。

第三,明确由上海领导,空军和三机部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大力支援,其他成品等到上海去解决。

这年的8月21日,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任务定名为“708工程”,飞机代号“运十”(Y-10)。

至此,拉开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帷幕。

“运十”上马后就在大场机场开始研制,当时驻大场的部队在后勤保障上提供了许多支持和方便,所以两家的关系处得很好。

为了研制“运十”,中国航空科技人员“解剖”了一架美国波音707飞机。他们还分析了欧洲的三叉戟和苏联的图104。“运十”的翼型最终采用的是英国的三叉戟尖峰翼型,这种翼型经过了164次复杂试验,最后才定下来。发动机的安装布局则借鉴了美国波音707的翼吊式。

当时的“运十”起步时只比欧洲的空中客车晚两年,1980年9月26日在大场首飞成功。随后,“运十”又完成了各种科研试飞。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

“运十”的总设计师马凤山曾经说过,如果“运十”成功,将来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会非常容易。

当时海军航空兵没有预警机,马凤山就此告诉军方负责人,“运十”已经完成改装预警机的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

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上午9时37分~10时05分,起飞重量80吨,不收起落架和襟翼,飞行高度1350米,速度310~330公里/小时,绕场两周后着陆,“运十”首飞成功!与“运十”同步研制的涡扇-8型发动机装在波音-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在大型商用涡扇发动机上“零的突破”。

从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运十”先后转场试飞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飞抵西藏拉萨。

1981年12月8日,“运十”首次转场北京,做飞行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十飞机内舱”

1983年12月29日,运十从广州转场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当时正值大雪天气,运十经受了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

当时,“运十”飞机上飞机本体原材料100%国产化,包括所有的高强度钢材,铝合金板材、型材、大型锻件,起落架完全国产,机载附件95%国产化。

从1970年8月下达研制任务到1985年2月停飞,“运十”的研制前后历时14年,国家总投资5.38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5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

“运十”被迫下马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正当“运十”准备好大发展的时候,却被中断了后继经费,于1986年被迫下马。而当时,与美国麦道公司的合作已经正式上马。

“运十”的组装线被撤掉,为麦道腾地方。15年积累起来的技术资料连堆放的地方都没有,好多都失散了。

原准备做第三架“运十”的价值数千万元的材料,在为和麦道合作作准备时,练铆钉枪用了!

那么,问题来了,已经在祖国的蓝天成功翱翔了170个小时的国产大飞机,为什么会在当年会被迫下马?同时,也不禁深思,因为“运十”的下马致使中国大飞机制造停滞了30年,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与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