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集中消费的狂欢过后,留给了文旅市场些什么?

或许,我们要从官方披露的统计大数据中做一个深入分析,这也意味着,后续市场消费转折点在哪里?

作为行业从业者,能不能接住下一个“泼天富贵”,至关重要,也是“修内功、提服务、换业态、造场景......”的基本抓手。

接下来,我们就细究一番,能发现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而言,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假日经济谋得发展增量。从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约13.6亿人次,日均超2.7亿人次。

尤其,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

各地,也在相继晒自己成绩单,最为关注的是河南省跑赢“北上广”,接了6168.1万人,旅游收入354.2亿,是今年的黑马省份。单神都洛阳就累计接待683.87万人,旅游总收入59.57亿,开封也再次出圈,实现旅游收入44.78亿。 这下,把这个“中原文化”大省推向了风口,接住了这“泼天富贵”。

那么,这个“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哪些亮点,哪些比较明显?

1、全国各地都呈现出“城乡两旺”的旅游新态势。

今年五一最火的十大旅游目的地依旧是一线/新一线大都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和深圳,热门旅游目的地还是上演“人从众”的场景,富裕阶层确实爽歪歪,五星级酒店在某些热点城市爆满,一点也不奇怪;相反,小城镇旅游热度势头也在上扬,小众城镇的旅游市场以乡村休闲旅游提供的不同业态,更符合当下大众的需求,不得不说,全国各地都呈现出城乡两旺的旅游新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小县城跑赢大都市。

县域旅游火爆出圈,县城中,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义乌、婺源、景洪、昆山、平潭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了36%。

大家之所以要去县城游,因为年轻游客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更看重出行的性价比以及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寻找一种旅游的安全感、舒适感,要逃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溢价,县城享受到的服务和大城市是一样的,从而推动县域旅游持续出圈。

3、旅游下沉市场更受青睐。

旅游下沉市场,之所以受到年轻人青睐,逻辑很简单:花更少的钱,去体验乡村田园风光、村落建筑、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地方特色的“乡愁”旅游产品,关键是人流要少很多,体验感会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72亿,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518.17亿元,这个数据支撑,你说能不受年轻人青睐吗?

旅游下沉市场,乡村之所以承接的住,不仅有乡村民宿、特色亲子主题农场,还有一些农文旅融合项目,既有慢生活,也有性价比的趋势,能进一步拉近游客与乡村的情感距离,更符合当下大众的消费观,也承接住了这波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而,乡村旅游是搞活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旅游业态、用好用活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足以说明,旅游市场下沉,是大部分旅游消费者的智慧,也因钱包不够坚挺,囊中羞涩,但又不得不出去放松一下。

4、“五一”假期,消费在降级,机票、酒店等大跳水,回归“经济”性,性价比是吸引力。

从旅游消费观念来说,不得不说,现在大众旅游越来越理性了,以前那个挥金如土的时代结束了,消费心态发生了大变化,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个人感受。

虽说,出游人数同比也有明显增长,2.95亿人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但人均消费不足600元形成巨大落差,只有565.7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不能不忽视一个群体,这是支撑旅游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越来越窘迫了,消费在严重降级,一方面要维持中产的体面,一方面要衡量钱包的厚度,也就了旅游消费市场下沉的局面。

这不,一方面旅游市场非常火爆,却在下沉,从小城镇到乡村;另一方面,机票、酒店价格大跳水,回归“经济”性了。

出去旅游消费的前提是要有钱,大家挣钱比以前容易吗?但是,消费降级并不是所有人都降级,底层的劳动人民从来没进过喜来登的大门,无从降级,中产阶级消费降级才是真实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五一”旅游市场亮点纷呈,或将重塑文旅新格局,释放出的种种信息正预示着一个很难逆转的大趋势。

这个“五一”旅游市场亮点纷呈,把“假日经济”释放的火力十足,这种景象可以持续否?

虽然,继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说媒”......一系列小城镇“网红”旅游火爆出圈之后,这种景象能否持续下去,想必是大家迫切想延续下去的期待,如何把流量转变成“留”量,增强游客的黏性,这成了新课题,也关系如何从爆火到长红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之而来,今年留给文旅消费市场的时间也不多了,未来将是“性价比”为王的时代,高溢价的产品会越来越不受欢迎,游客对价格将极度敏感,一些市场旅游市场主体的目标,将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的需求,即如何满足大众“精致穷”的旅游愿望。

这才是一个重大转折,整个旅游市场要构建新格局,过去的要被重塑,未来的还需动态升级,更新换代,在项目策划、设计、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都需要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加持,才能夯实从爆火到长红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这个“五一”假期亮点纷呈,但难免接下来旅游市场进入“低欲望社会”,对整个旅游产业布局来说,将发生重大转折。既然如此,消费降级+旅游下沉就是必须的,这就是文旅行业的大趋势,也是消费的大趋势,只有性价比超高的项目才能持续存活赚钱。

总之,未来五年,旅游消费市场,形势复杂,赚钱不易,未来又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也酝酿着潜在机遇及发展契机,关键要读懂市场变化特点,掌控接住一波“泼天富贵”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