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地震,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20年的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这个地震足足有8.5级,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高强度地震了。时至今日,这个地震已过去多年,可仍然有一颗大树以顽强的生命力时刻祭奠着这场地震。

这颗大树生长在宁夏海原县的一条沙河中,与它一起存活的还有其他四颗柳树。它们都曾经历了1920年的大地震,而这颗大树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在地震中,被从上到下撕开了两半,所以,它被人们称作“震柳”。地震98年后,“震柳”依然顽强的活着,左右虽然被无情的分开,但根部却依然牢牢的生长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风吹过,被撕成两半的柳树枝丫随风飘荡,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发生了8.5级的特大地震,震源深度达17公里。这场地震发生时可以说整个地球都跟着晃动了起来,这个特大地震的破坏程度相当于12个唐山地震。当时,唐山地震发生后,从远处望去,整个唐山化为一片平地,可以想象这场海原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程度。

地震大约持续了十分钟,可就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一切都变了。地震后,“海原活动断裂带”在240公里范围内出现的断头沟、断尾沟、断塞塘、槽形谷等异常地貌,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没有了”“……吾家四十余口,除父与汝祖母外,俱归浩劫。房屋倒尽,什物无存。全县死伤人民共计六万余人……”震后的人都这样诉说着。据统计,大约有28万人在这场地震中死亡,30万人受伤,数十座城乡的街道、房屋被彻底摧毁。世界范围内有96个地区都受到了这次地震感应,所以,这次地震也被称为“环球大震”。由于地震太过强烈,就连余震都陆续的持续了三年之久。

其实,在海原发生的这次“环球大震”决非偶然,这是由其处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决定的。从地质构造看,海原地处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接部位,其主要构造是乌鞘岭——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科学家给这个断裂带起名为“海原活动断裂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后的跟踪调查发现,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延伸至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20千米。这条断裂带仿佛是地震留下的伤疤,毫无保留的暴露给世人,就像“震柳”一样,每天都在悄无声息的存在着,却用自己的伤痕累累默默的祭奠地震中逝去的人们。

据调查,这颗“震柳”的年岁远远不止98年,而是将近五百年,它所在的海原县曾经也是一片荒芜之地。据传说,“震柳”是明朝官兵在哨马营种植的第一批树木。这个哨马营最早是在宋夏的交接地带,明代后,哨马营附近逐渐有了少许的河沟,于是,就有了水源。往返的士兵都会经过哨马营来短暂停留,为了给马饮水和方便栓马就种植了一些柳树,估计,这就是如今的“震柳”。之后,慢慢的就有了居民搬来居住,时间一长,这个地方就逐渐的发展成了一个小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宁静和谐的小村落享受着最原始、最天然的桃源生活。可是,却在1920年这所有的宁静、和谐都被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地震夺走了最善良、最淳朴的生命,也让幸存下来的人们满怀哀怨和悲伤;一座座被破坏的房屋仿佛被众人撕扯的罪人,静静的等待最后的救赎。曾经茂盛的农田不再结满丰硕的果实,曾经五彩斑斓的花园不再开满鲜艳的花朵,一切都让人感到满目疮痍、悲从中来。

可是,当人们看到这颗“震柳”时,希望的种子又在心里生根发芽。看到它虽然被残忍的撕成两半,可却依然坚强的生根发芽。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时间只会让它更加坚强,更加健壮。时间同样也可以治愈地震留给人们的伤口,同样,也可以让海原县的村民从伤痛里恢复过来。震后,他们掩埋了亲人、修葺了房屋、收拾好了心情、重新投入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所有的自然灾害一样,海原大地震后,谣言、神话四起,扰人心乱。

在村落里曾经流传一个传说,在地震不久后,平地上竟然出现了一个小山包。一位放羊人远远的听到仿佛山包里有人在呼救,于是,便喊了很多村民一起去山包里救人。可是,当人们把山包挖开后,里面却什么都没有。可呼救的声音都忽远忽近的不断飘来,后来,大家猜测这可能是大家对逝去亲人的幻听。以后,每当逢年过节,这个山包就变成了村民祭祀地震中去世乡亲的地方。

如今,每当春天来临,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来到海原县,也来到“震柳”旁,因为大家知道春天会让万物死而复生,每次看到“震柳”重新发芽,都好像逝去的亲人又能回来一样。可以说,已经500多岁的“震柳”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岁月不可磨灭的希望。愿“震柳”可以永远的活下去,给逝去的人带来温暖,给将来的人带来希望。

参考资料:

『《九十年前海原“环球大震”》、《亲历海原大地震,女传教士在兰州的震后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