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聊到桓温和王猛这两个历史人物,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充斥一种深深的遗憾感。多牛的两个人啦,若是能牵手成功、强强联合,东晋那段屈辱的历史未必不能改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朋友们,类似这样的历史哀怨与遗憾,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我们和他人不一定能只如初见,也扭转了不了故人心易变的现实。

每个人的人生算法和选择逻辑,其实都是不一样的。王猛最终没有选择桓温为主这件事,其实背后值得说道和探讨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最重要的便是要把王猛的选择逻辑剖析清楚。

王猛和桓温之间的初次见面,是王猛主动靠拢的。在桓温第一次北伐势如破竹地列阵灞水的时候,时年三十多岁的王猛穿着一身麻布短衣就来桓温的大营求见了。这跟当年郦食其求见西进关中的刘邦,是不是用了同一个背景板?

桓温这个人,实话实说,在招揽人才这一块还是比较有格局和开明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策比较灵活。听人来报之后,就立马把王猛请入营帐之中。心照不宣的人才面试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温作为主考官,首先抛出了第一个考题:请王猛谈一谈对眼下时局的看法。

王猛逼格瞬间拉满,直接跳出“恃才傲物”的属性,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边抓自己身上的虱子玩,一边口若悬河地回答桓温的问题,把其他人都视若无物。

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

阅人无数的桓温深知很多奇人异士都是如此惊世骇俗、桀骜不驯的,内心感到阵阵惊喜和兴奋,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又追问了王猛一个问题: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逆贼,但关中的豪杰们却无人到我这里来响应,这是什么缘故呢?

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看破不说破,心想这不就是你此时内心所关心和感到窘迫之事吗?娓娓道来: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

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徐曰:“江东无卿比也!”乃署猛军谋祭酒

王猛这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桓温的心事,所以,桓温立马就安排王猛担任自己的军谋祭酒,相当于军机秘书或参谋。因为关中群雄之前已经被东晋朝廷抛弃过多次,这两年前秦苻家对他们的政策还算比较友好,确实主观上主动归附的心理不是很强。再加上,人家也会考虑风险的,万一你桓温不过河就跑了,再次抛弃我们了呢?万一你桓温过了河却被打败了呢?所以,他们的观望心理比较强。咱们被伤害了多次,不敢再轻信谁,咱们也学会了不见兔子不撒鹰,要我们归附你桓温,你桓温得拿实际行动来证明你是能笑到最后的强者。

事实上,桓温迟迟不愿渡过灞水与前秦决战的原因主要是后勤没有保障,且没有必胜的把握,而对于一心想要借北伐之功在政治地位上更进一步的他来说,也承受和接受不了失败的风险。

但不管怎么样,王猛还是一语中的地击中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所以桓温给予了王猛极高的评价,说王猛的才能是在江东属于NO1,那帮爱扯淡的人,没有一个比得上王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在双方的对峙消耗下,桓温熬不住了,在被前秦猛男苻雄的冲击下,节节败退。

温与秦丞相雄等战于白鹿原,温兵不利,死者万余人

桓温这次北伐到了后来,确确实实变成了当初曹操打汉中争夺战一样,一股浓浓的鸡肋味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呀。又拖了两个月,桓温终于挺不住了,于是挟持关中的三千多户百姓开始撤退。

临行前,桓温任王猛为高官督护,想让他一起南下。但是,王猛表示你让我做论述题没啥问题,但是要我做选择题,宝宝还是有点不适应、没把握,得回去问一下自己的辅导老师才行。

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

王猛的辅导老师姓谁名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多少有点小说里的世外高人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他对前来请教的王猛说:“世界这么小,舞台那么挤,你和桓温怎么能够演双主角呢?你要想自由发挥,就留在关中,这里紧缺你这种特型演员,有的是属于的舞台。你没必要舍近求远。”

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

王猛是不是听妈妈的话的好孩子,这个不得而知,但他绝对是听老师的话的好学生。王猛因此放弃了南下的打算。

事呢,其实就是这么点事!但是后世的读者总是觉得这样太过于单调,不够传奇。所以就想尽各种办法去给王猛润色,比如说王猛准确地看到了南方出仕必看门第,论道必为清谈,这两项不能尽我之才!又比如说桓温志在划江而治,而王猛志在一统天下,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其实哪有这么神乎其神,若王猛真的有这么牛叉的上帝视角,那请问,他到桓温军营里来干啥来着?他在桓温军营待了几个月又是图个啥?他最后有必要去问他的师父吗?

讲白了,就是王猛自己既想跟桓温走,又有点犹豫不决,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帮他去捅破一心窗户纸而已。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做人生的重大决定时,喜欢和需要跟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商量一下一样。

他师父为什么能劝他留下来呢?无非就是给他做了一下收益分析:第一、你去东晋,你的收益上限就摆在那里,因为桓温也是一个要唱大戏的角;第二、你的保底收益在关中就能实现,这里有市场空缺,你会成为香饽饽。这跟我们现在很多长辈给晚辈的就业选择做指导意见是一个模式,你不远千里去另一个城市顶多也只能月赚一万就到头了,但你留在原地,至少也能月赚八千,你跑个球呀!

王猛经过他师傅一指破之后,显然是想明白这背后的逻辑了,所以才会放弃跟桓温南下。所以,王猛的选择逻辑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现在的机会成本与收益预期要相互匹配的平衡逻辑。跟我们现在找工作一样,两份工作,一份是最高收入不超过一万,一份是保底收入七八千,你会选择哪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王猛先主动靠拢桓温然后舍桓温而去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后来传的那么玄乎。他就跟我们现在很多求职者一样,遇到一个各方面还过得去的公司有岗位需求,就先投个简历、搞个面试看看,等面试通过了之后,经人提醒,自己其实还有更稳妥、更有空间的选择,就果断放弃之前的选择。仅此而已。

那么,这件事背后就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值得去深度挖掘了吗?当然有,而且从历史文化来说,这背后的东西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王猛为什么那么重视他师傅的意见呢?不要想当然地觉得学生听老师的话是天经地义,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年轻人听不进父母长辈、老师学长的话就知道了。

我们去想一想,意见能不能被接受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其实在于意见和提意见的人是否有权威性。权威性高的意见可信度高,才会让人主动甚至被动接受。

举个例子,鬼神有权威性吗?对有神论者来说,自然是有的;但对无神论者来说,肯定是没有的。所以借鬼神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意见,有神论者会信、会接受,但无神论者往往不会走心的。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思想和理念中,是信者为王的。我信这个东西,它就是真理;我不信这个东西,它就是胡扯。

那么,大家再进一步去想一想,像王猛这样腹有良策的大才,为什么面对人生关键选择时,还是要跟求神问卦一样去山中找师傅要意见呢?

咱们回想一下之前的历史内容,人类活动最开始有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叫祭祀天地、求神问卦,然后到了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了各种谶语,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谶语有:亡秦者胡也;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于未知的敬畏和虔诚,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一种社会认知。大家觉得这些东西都很灵验,所以就会自觉去信它。

那么,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道家,诸子百家的很多思想是不是都不能在人的已知世界解释所有问题和现象?比如儒家就劝人为善,但是很多与人为善的人结局并不好,那你儒家怎么去劝人为善呢?东汉明帝时期引入的佛教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果循环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嘛。你做了坏事没遭到报应,但你的子孙会因此折福的。你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善待,但你为你的子孙后代积福了呀!

推而广之,宗教信仰慢慢变成了越来越多判断世事行为的一条重要准绳。比如黄巾起义中,那些被鼓动起来造反的底层农民,他们真的知道和理解什么天命气数吗?他们真的知道什么大汉覆灭在即吗?他们只是相信太平道的教义而已,所以愿意跟着张角兄弟去献祭他们心中的真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宗教信仰是一种两极分化的东西,正教会引导规范人的良善之举,会约束人的邪念恶行,但邪教则会鼓动、蒙蔽人们的正确认知然后利用教众的茫然和冲动去作恶、去实现教主的私欲。比如后来的洪秀全同志就是这么忽悠广大人民群众的。

人,不管觉悟到什么程度,都是存在未知领域,所以也必须在自己的未知领域确立一种寄托方式。

比如奴隶出身的石勒,尽管他的政治天赋与生俱来,从来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手下那些汉人给他讲汉文化和汉家历史故事,他几乎都是秒懂。所以,我们也能看到石勒一生都在进步,前期的他杀伐无度,但是慢慢学会了克制和隐忍,连贩卖他全家的乞活军,他都能放下仇恨恩怨,收为己用。

这跟石勒接受汉文化的洗礼有很大关系,跟石勒十分信奉佛学也有很大关系。他对佛门大师佛图澄极度推崇,因为这位大师在很多方面都神通广大,让他惊为天人。反过来,佛图澄时刻劝说石勒要减少杀孽,石勒也就听得进去了。

石勒屯兵葛陂,专行杀戮,沙门遇害者其众。澄投勒大将军郭黑略家,黑略每从勒征伐,辄豫克胜负,勒疑而问曰:"孤不觉卿有出众智谋,而每知军行吉凶何也?"黑略曰:"将军天挺神武,幽灵所助,有一沙门智术非常,云将军当略有区夏,己应为师。臣前后所白,皆其言也。"勒召澄,试以道术。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勒由此信之

石勒后半段人生的转型,又是收敛河北骸骨,又是修整被刨陵墓,其实很难讲是自己的大彻大悟,还是这位大师用了善巧方便帮这位魔王慢慢的收敛那颗杀心。这位大师用很多方面的神通广大,让石勒不得不相信他的劝诫。跟后世西方传教士是不是相同的配方?

类似的例子还有后世的丘处机,人家感觉蒙古人太暴力了,所以远赴蒙古,待在成吉思汗身边,用自己的大神通、大修为去度化他、感化他,让他有意识地克制收敛他的杀心。

为什么这些大人物会对这种宗教人士言听计从呢?前面其实提到过,这些宗教大师会用很多方式在其他方面自证,证明自己是靠谱的。比如当年段末柸攻石勒于襄国的时候,其实石勒是没底的,是佛图澄准确的把抓到段末柸的时辰都预测了出来,并劝石勒放了段末柸拿下了巨大的外交胜利。

鲜卑段末波攻勒,众甚盛。勒惧,问澄。澄曰:"昨日寺铃鸣云,明旦食时,当擒段末波。"勒登城望末波军,不见前后,失色曰:"末波如此,岂可获乎!"更遣夔安问澄。澄曰:"已获末波矣。"时城北伏兵出,遇末波,执之。澄劝勒宥末波,遣还本国,勒从之,卒获其用

其他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就跟我们现在很多意见领袖一样,他们在很多方面证明了自己就是能精准地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他们的意见自然就会被人拥护和追捧。

其实,石虎和冉闵很多大人物也是这个状态。比如石虎要留着氐人蒲洪给他当打手、走狗,所以即使冉闵背后捅刀他都舍不得动蒲洪,但佛图澄一说蒲家有王气,他立马就阴谋要搞死蒲洪全家;比如冉闵由盛转衰那关键一仗,本来冉闵都被手下劝动了,打算先避战消除敌人的锋芒,结果因为一个道士根据天象预测此战必胜,他就立马下令全军出击,结果把自己的家底子一把输光了。

回到王猛身上来,在面对人生的关键选择时,他其实是非常慎重的。他先在桓温军营侃侃而谈,让桓温惊讶南国无此人才,把自己的段位立起来了。还实实在在的在最前沿体验、考察了桓温那个平台的实际状态,算是主动求职,还体验了几个月的实习期。这种方式难道还不算慎重吗?

但是,人越是遇到自己在乎的人和事,心里越容易忐忑。在涉及命运前景的关键关头,他还是拿不定主意,要去山中问一下他师傅。因为他师父在他心目中就是正确的神。这玩意,跟我们很多人在人生紧要关头,喜欢找菩萨许个愿,或者找神仙问个卦,是一模一样的逻辑。所不同的是,各自问的神不同而已。

所以,大家弄明白了吗?我们有时候会说,你这一招在我这里不灵,有时候却偏偏会吃你这一套,本质原因和逻辑在哪里?就是你的招术和意见灵不灵?对我有没有用?我心里信不信?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其实这些都不是说自己认知外、把握外的东西自己信不信的问题吗?

朋友们,再发散一下,我们一定听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样的话,通过上述的递进式解析,大家觉得这句话一定正确吗?其实不然,兼听则明是需要建立在你听到的意见是来源于你认可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反之,偏听则暗则是因为你的认知和觉悟使你错失了正确的意见。认知深度还不如你的话,你兼听再多也明不了。认知超越你的水平和觉悟的话,你偏听再多也不会加深你的暗弱。

最后,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复习一下上述的介绍和剖析——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听从父母的意见而有些孩子会十分抵触?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有些意见言听计从而对有些劝导充耳不闻?为什么孩子通常更容易听老师的话而很难听得进父母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