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精英和普通人的行事准则,真的是一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精英有他们“不外传”的一套,普通人有他们为人处世的一套。正是因为这两套不一样,所以才存在两个群体的差距。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按照“二八法则”构成的。20%的精英拥有80%的资源,而80%的普通人只能为了20%的资源而苦苦内卷。

普通人,要想成为精英,就需要在80%的普通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同时挤掉某些精英。这难度,可谓是难如登天。

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普通人的行为准则,无法支持他们走向人生巅峰。就好比,在丛林世界,野兽抱着绵羊思维,那它能生存下去吗?基本都会被强大的野兽吃掉。

人这辈子最大的觉醒,就在于,要及时搞明白这两套江湖规则。

02

在短视频当中,相信我们都听过成功人士的演讲。

听完这些成功人士的演讲,你会有什么感觉?貌似没啥感觉,因为他们所讲的,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有的成功人士说,自己是靠坚持,取得成功的;有的成功人士说,自己是靠情怀,取得成功的;有的成功人士说,自己是靠努力,取得成功的......

是不是满满的“鸡汤文学”风格?问题就来了,难道说这些成功人士,真的是靠“鸡汤文学”取得成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升级版的丛林世界,遵循的,其实是更高一级的“丛林法则”,竞争更为残酷。你想想,鸡汤文学,怎么可能让人取得成功呢?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成功人士的公开演讲,都只是说“场面话”,而不敢将真正的成功秘诀公之于众。

就好比金庸武侠中的“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谁会把“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本质说出来呢?谁都不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江湖,有两套规则,你我这些普通人所接触的,是明面上的仁义道德规则。

了解历史、哲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就是以“仁德”为基础,去为人处世。

如果按照单纯的“仁德”思想,是无法帮助诸侯称霸的。所以,到了荀子时期,荀子将儒家思想,以及法家思想融为一体,开创了“外儒内法”的先河。

荀子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弟子,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子,这两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乃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千古一相。韩非子,乃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问题是,这两人都走了法家的极端,而缺乏“外儒”的外衣,以至于秦朝二世而亡。到了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才真正到了“外儒内法”的时代。

外儒,指的是,表面上,要遵循仁义道德的规则。内法,指的是,背地里,要以“法术势”的一套来生存。法,就是严刑峻法;术,就是驭人之术;势,就是心理威压。

我们这些普通人,所接触到的,就是“外儒”。而真正的精英,所接触到的,是“内法”。

04

我们所说的“人情世故”,就属于第二套规则,可以归纳为“拿捏人心”的潜规则。

上文谈到的内法,就跟“拿捏人心”有关。法家有这样一句名言:“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你不知道真正的规则,那你就会对规则感觉到恐惧。比如说,老板不将规则讲明白,员工犯了错,就会自责,老板将趁势拿捏员工。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恰恰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陈琳骂了曹操,曹操非但不责怪陈琳,还重赏了他。许攸骂了曹操,曹操直接杀了许攸。

后来,更是搞出了“梦中杀人”的戏码。谁也看不懂曹操,曹操就占据了优势,进而达到了驾驭人心的目的。这,不就是上文谈到的“法术势”吗?

普通人,只懂“外儒”的一套,在复杂的世道中,要么被淘汰,要么成为别人的盘中餐。而“内法”的一套,才是混出头的关键。

说得直白一点,“外儒”的一套,只会培养老实人。而“内法”的一套,才是取得成功的“帝王心术”。

05

写到最后

这个世界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明面上的仁义道德规则,另外一套是隐藏在背后的驾驭人规则。可以概括为,外儒内法。

谈到这里,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外儒”容易做到,而“内法”,普通人都做不到呢?很简单,因为“内法”的难度很大。

就好比汉朝初期的张良,只有得到黄石公的《素书》,才能搞懂帝王之术。

绵羊要想学“狼术”,就只能找狼求学。问题是,狼不会将“狼术”教给羊,只会教育羊要善良。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