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璋

最近又在网络上看到于墨老师大谈孔子跟墨子,这中间有很多错误,在这里提出来给子墨老师及网友们参考,免得我们被于墨老师的错误所误导。首先于墨老师说墨子因为出身贵族,所以家学渊源的关系,墨子接触的书籍比较多,书籍的来源比较多,所以墨子比孔子有学问,这个说法错误。为什么呢?因为墨子出身贵族不错,可是到了墨子这个时代,他们家道衰落,已经是一个没落贵族,而孔子也是出身贵族,到了孔子这一代也是家道衰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孔子说“我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可是我们从史料来看,墨子的家境可能还不如孔子,因为孔子的父亲还在宫里任官。至于墨子,到了他这一代穷到什么地步?穷到墨子必须放牛,后来做木匠来养家糊口。所以于墨老师说墨子出身贵族,所以墨子比较有学问,这个说法不成立,墨子的学问都是后来自己学习来的,或者是努力创造出来的,而跟他的家庭背景没有关系。

那么另外,于墨老师说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都是墨子的功劳。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从秦六世以前开始变法,秦朝经过商鞅变法、经过秦始皇重用韩非子的理论才得以发展。我们都知道,秦朝的政治就是秦政,秦政跟秦法都是根据韩非子的理论发展出来的。

那么韩非子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希望老百姓只能做两件事情,一个耕一个战,希望全国的老百姓不是做农夫就是做战士。那么从法家的愚民政策,一直到秦始皇公布的焚书令坑儒令,这个是一脉相承的法家思想,这跟墨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秦朝统一六国,墨子可能提供两方面的贡献,一个是在武器的制造方面或者是工程的工具方面,这个墨子是内行的。

另外在统一度量衡方面,墨家可能提供了贡献,因为墨子本身是一个科学家,又曾经做过木匠,所以对木工的丈量也好、木工木材的算计也好,他可能发明了很多测量器具跟理论,那么这一点,墨子可能为秦朝的度量衡的统一提供了贡献,可是我们都知道墨子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他的学问不仅仅是度量衡而已,他不仅仅是武器而已,可能于墨老师疏忽了他最大的贡献是科技方面的,他有很多非常先进的想法,另外在逻辑学上很多先进的想法,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逻辑学的始祖之一,可能他的逻辑学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所以逻辑学在墨子死亡、墨家衰落以后就中断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那么另外墨子在秦始皇所谓焚书坑儒的大原则之下,墨子的很多理论,包括兼爱非攻这些也在秦始皇的列为禁忌之列,墨子的很多想法、很多理论在秦政之下不但得不到发扬,同时应该受到严重的打压。另外,于墨老师根据粗简的秦律证明秦朝不是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秦始皇不是一个暴君,这个说法也完全不成立。秦始皇晚年是一个暴君,是一个昏君,历史上的档案资料太多太多了,于墨老师不可能凭几篇图鉴就洗刷秦始皇在历史上的罪状,他不但焚书坑儒,而且秦始皇规定的一个挟书令,偶语者弃市,街头巷尾谈学问的、谈孔子的、墨子的、孟子,只要谈百家之学的统统杀头,这是多么恐怖的一种政策,那么这个恐怖的政策,挟书令一直到汉宣帝时代才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作为一个昏君,历史上的证据太多太多了,那么于墨老师特别强调,他不杀一个功臣,秦始皇一生没有杀过一个功臣,太搞笑了,从秦始皇一世继位到他死,秦朝有功臣吗?谁敢以功臣自居?秦始皇滥杀的证据太多太多了,我这里举一个例子给于墨老师参考,有一天秦始皇看到一个车队经过他面前,阵容非常庞大,他问他这谁的车队,他身边的随扈就告诉他这是丞相李斯的车队,秦始皇听了默默无语,没有讲一句话。隔了几天,又看到李斯的车队,随扈车马都减少了,秦始皇立刻觉得这是因为他身边的随扈透露了风声,于是乎把身边的随扈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全部杀光。从此深居简出,更加多疑。

另外秦始皇渡湘水,因为风浪的关系,他说怎么回事?他的部下告诉他,因为山上有个庙,供的是娥皇女英,那么秦始皇就怀疑娥皇女英搞鬼,把整片山的树全部砍光。于墨老师特别就这一点说史学家冤枉了秦始皇,秦始皇不可能做这些事情。抱歉于墨老师,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整个六国的史书全部烧光,只有秦史存在,这些都见于秦史。司马迁当时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他手上的官方资料只有秦史,儒史、楚史、齐史通通被烧光了,当时司马迁根据的就是一本秦史,这还不可靠吗?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不朽了,他的贡献已经很多了,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替他隐瞒他的错误呢?我们为什么要替他隐瞒他对中国文化的伤害呢?他晚年作为一个昏君,暴君的历史已经那么明确了,我们为什么要替他洗白呢?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