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东北部的茅村,过了秦虹桥,就能看见的发电厂那里,附近有当年红极一时的淮海水泥厂。

很多徐州人对北区的印象就是“重工业区、塌陷区,到处都是灰尘”。即使如今三环北路以里已经鸟语花香,三环北路以外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印象是根深蒂固,难以转变的。

两大原因,一是北区西部以庞庄矿为代表的煤矿井开采,另一个就是这次要说的淮海水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海水泥厂,是我们国家“六五”期间的重点工业项目,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引进的三大水泥厂之一。

淮海水泥厂,具体位置在徐州东铁环山山麓,引进的是全套的罗马尼亚设备,年产水泥百万吨!

上世纪70年代,淮海水泥厂的投资额就达到了惊人的2.5亿元,是一座占地面积385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工厂,当年号称国民经济建设时期的“淮海战役”。

淮海水泥厂在当时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山采石是家常便饭,生态环境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现在的年轻人看着徐州的天蓝水清、绿树红花,应该很难想象徐州城区当年有多脏。

“一城煤灰半城土”说得就是那个时期的徐州,“半城土”很大原因就是水泥厂造成的。

出门一天,鞋子是灰,鼻孔里是灰,最严重的时候,徐州人都不穿白衬衫!

后来,徐州下决心对煤矿和重工业进行关停和改造,淮海水泥厂因为种种原因也倒闭了,宣告了以往那个时代的结束。

后听说变成了中联淮海水泥厂,如今是何种情形就不知道了,有没有知道的朋友,欢迎评论区里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