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清君

常清君导读:

汉语,以其独特的象形方块结构,独特的多重声调语音,独特的语法意义体系,独特的丰富体裁文例等而充满魅力。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平仄相对。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有关对联的故事、典故,即“联话”

“魅力汉语”之“对联”系列

在中华各地的名胜古迹中,大多刻写悬挂有不少可谓精彩绝妙的对联。

常清君这次讲述的是有关四川成都望江楼的一则联话故事。

望江楼,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30号,九眼桥东南,府河西岸,现存望江楼为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江楼建筑群以崇丽阁为主,还有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建筑群布局自由,彼此呼应,步移景异。主建筑崇丽阁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其中的“崇丽”之称,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望江楼及其周边建筑群后辟为望江楼公园,全园面积188亩,分为文物保护区(39亩)和园林开放区(149亩),公园品种繁多的万竿幽篁修竹,享有竹的公园、锦城竹园的别称。

据说,清代“望江楼”再建之后,为纪念薛涛,有人写了一句上联,以期得到佳对。这句上联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一著名的绝对,流传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四川什邡人李吉玉才对出下联。据说,李吉玉有一天闲步什邡县城外的珠市坝,发现坝内有一口井,井旁石碑上书“古印月井”四字。李吉玉触景生情,想起了成都望江楼的那条上联,便趁兴拟写出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清君点评:

作为土生土长的地道四川蜀地人,常清君从小到大多次到过望江楼游览观光。望江楼因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建,其前身就是薛涛的“吟诗楼”。

薛涛,(768年—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歌伎,清客,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李冶、刘采春、鱼玄机)。

薛涛幼时随父薛郧仕宦入蜀,遂寓蜀中。史料记载她姿容美颜,性敏慧,八岁能诗,通晓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多才艺。唐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初期,唐代诗人韦皋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总镇川蜀。召薛涛入乐籍。贞元五年(789年),薛涛坐事罚往松州,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获归而脱乐籍,居浣花溪,后与韦皋、高崇文、武元衡、李德裕等唐代诗人,均有唱酬。据传武元衡(一说韦皋)曾向朝廷上书奏章委任薛涛为校书郎,因格与旧例未果,然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薛涛晚年移居碧鸡坊,建吟诗楼,悠闲吟咏,好作女道士装束,与昔日形象判若两人。

薛涛辩慧工诗,许多诗作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薛涛因嫌当时常用的纸张尺幅太大,指点工匠造出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著有《锦江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归正传,先来看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前面三句“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寓意站在望江楼上望着锦江的江水流向岷江,意在写景。锦江起源于都江堰,流经成都大部分区(市、县),其上游两大支流府河、南河即府南河穿城而过,然后汇合流向长江一级支流——岷江。锦江全长约150公里。

后面两句“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既意在抒情,也是写景,因为现存望江楼虽然是清代所建,不过关于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事却已经流传上千年了,而江水的存有则更是上千年之久了。

这句上联之所以不容易对出下联来,除了本身含义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之外,在字面上就非常独特,比如多处重复用字,仅是“楼”字就重复出现了三次,“流”字重复出现了三次,“望”字重复出现了四次,而“江”字竟重复出现了六次之多,而且“楼”“流”还是押了韵的。

再来看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前面三句“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寓意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时分,身处印月古井旁,欣赏印月井中倒映的月影之景。

后面两句“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据常清君查询,这口什邡县城外珠市坝内的“印月古井”,是清代开凿的,所以显然这里的“月井万年”,与上联的“江楼千古”一样是虚指,而非实数,不过最后一句“月影万年”与上联的“江流千古”一样,倒是真正的实写,因为即使从纯粹的天文学上来讲,月亮这颗被称为地球卫星的星球,也至少存在上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了。

而且“井”“影”也是押了韵的。

有人说这句下联从字面上来看,虽然对得的确比较工整,但在气势上与上联还是相差了一些距离。常清君倒对此不敢苟同,因为一口小小古井虽然无法与占地100多亩的望江楼建筑群相比,但毕竟是在同一副对联内,一大一小,起到了互为衬托,互为补充,互为映照的效果,如果上下联都描写大致相同的景致,反而就犯了写对联“合掌”之忌,即上下联意思完全或者几乎相同。而下联中描写的天空那轮明月,其气势其实一点都不逊于江水,甚至还超越了江水。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成都市在望江楼曾经举行过一场赛诗会,会上亦有人吟出了另一下联: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代,诗才绝代。

在常清君看来,这一下联首先在意境上就逊色了不少,另外上联最后两句中的“江楼千古,江流千古”都使用了数目词“千”,按照对对联最为基本的词性相同,即上下联在相同位置的字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来看,这一句下联的“绝”字在这里却是当形容词讲,不算工对。

当然也不能太过苛求,能够对得如此,已经算是不容易的了。

常清君云:

致敬女诗人,望江楼上诗意浓。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分享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