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天使人在窃喜中跃跃欲试,这个美好的季节在百年前的中国的历史上却显得格外沉重与苦涩。

"花落春仍在"是1850年殿试中,俞樾答卷中的第一句,被当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所赞赏,从而擢拔俞樾为保和殿复试第一名,此句后来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晚年还以"春在堂"命名他喜爱的曲园居所。

当初殿试题目是"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从宋代曹勋"花落春犹在,人存事已非"的句子中,演化出"花落春仍在,天色尚艳阳"一句破题。此处借"花"来指事物或时光,而"春"便指呈现事物的根据与其属性。正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春花秋月"代指曾几何时。黄庭坚的"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又是以春来具象记忆中的美好。然而俞樾此处的"花落",在鸦片战争失败的时局下,或许意味着以往康乾盛世的不再,如此"春"字里便多了一份对事情原委的追问。

当初曾国藩并不认识这个年青人,只是被此人的"问题意识"所吸引,并由此断定"他日所致,未可量也"。什么样的"意识"能让这位"晚清第一名臣"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呢?那必是面对危局,舍我其谁的勇气,必是"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底层逻辑,因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志同道合。思想来源于认知,认知又源于思考,他们思考的共同基础正是礼乐文化中优秀的中华传统。

晚清文恬武嬉的颓势,曾被龚自珍斥为乡愿,他与魏源、曾国藩等一批思想进步、眼光远大的"儒臣",先以公羊学重塑经世致用的理念,后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勉,积极投入自新、自强的洋务运动。在此潮流中,一句看似普通的"花落春仍在",正好落在家国情怀的初心之上,契合着文化的自信与坚守。一个"春"字既流露着文明的底气,又彰显出文化的玄机。

如果历史是人类理性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个以"仁"作为礼乐自我意识的人,仁的概念里,仅含有忠、孝、礼、义等现实内容,而且加工使其成为德的意识。至此,才有"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说法。"天命之谓性",子思又以一篇《中庸》,把由伦常而来的"仁"发展到天命所属的"性"。这样,天这个可见世界中最大的实体,成为可感世界的可靠根据。接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的心性之学,讲明了人与作为道德实体的天的关系。汉唐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修心养性"的智慧浸润着中国人的心灵。宋明理学最终使"道"与"德"相统一,"理一分殊"构成了体用关系中世界。理上升为本体后,世界是理的内容,理是这个世界的自身,义理成为了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便是这个精神实质的写照。俞樾一首《淡烟疏雨落花天》把原本悲天悯人的题目,写得春意盎然,其中还有"护花""帝泽"等感恩图报的隐喻,这怎能不让文正公心动呢?俞樾曾自嘲道:"虽名山坛坫,万不敢望,而穷愁笔墨,倘若有一字流传,或亦可言‘春在’乎?""春在"已化作薪火相传、千年不断的文化精神。

当初的故事与我们今天渐行渐远,而使其成为我们历史的原因,却从未离开我们。在春日的窃喜中,我们自问,落英缤纷后,我们心中是否仍旧春意盎然?

作者:刘桂生

文:刘桂生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