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一带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的官兵们,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长津湖一带英勇奋战,成功将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斩于马下。

打扫战场时,89师267团竟一次性缴获3000多条毛毯!

这对于缺衣少褥、饱受严寒侵袭的89师将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一笔物资。

然而,师政委王直将军得到消息后,竟命令部队将所有毛毯全部剪碎,这究竟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战长津湖

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被迎头痛击的美国军队大吃一惊,他们没料到中国军队会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不过,仅仅一次失利尚且无法让美国人放弃朝鲜战场。

联合国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坚持认为,中国不具备与之抗衡的军队力量,此次出兵不过是想要保卫边防安危。

于是,自负的麦克阿瑟决定亲临前线,对联合国军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进行了部署,并乐观的估计,战争会在当年圣诞节前结束。

眼看恃强自傲的美国人并无退兵迹象,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做出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决定。

负责镇守我国东南沿海的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朝鲜战场,计划于1950年11月下旬打响第二次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兵团作为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建国后,这支部队一直在南方沿海执行战备训练,潜在任务是解放台湾,因此很少有在高寒地区作战的经验。

然而朝鲜战场战事紧急,9兵团的南方子弟兵们来不及整训,就登上了开往朝鲜的列车。

11月7日、12日、19日,9兵团三个主力军先后度过鸭绿江,急匆匆的奔向了朝鲜东线战场长津湖地区。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山地高原之上,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来自北方的寒流和风雪常年在此肆虐。

进入秋天后,长津湖的温度直线下降,白天仅有零下20度左右,晚上更是会将至零下40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为达到“迂回包抄、突击作战”的目的,15万战士硬是扛着酷寒、忍着饥饿连续行军长达半个月。

11月27日傍晚,9兵团主力大军按时就位,赶在敌人到来之前埋伏在了长津湖四周。

20军位于湖西,27军藏在湖北,两军即将首次与美国大兵狭路相逢。

尤其是20军,马上要面对美国部队的王牌——陆战一师。

为取得长津湖之战的开门红,20军军长张翼翔向各部下达了周密的作战部署:59师掐断下碣隅里至柳潭里的交通线,进而扑向陆战一师南侧;

58师进攻下碣隅里的美军;27军89师也被暂时纳入张翼翔指挥,奉命从柳潭里沿着山路接近美军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日晚间,随着张翼翔一声令下,各方部队在漫天炮火的掩护下冲向敌人。

善于穿插作战的59师直插敌人纵深,切断了美军的退路。

攻坚能力突出的89师步步推进,直指敌人后方阵地。

经过一昼夜的作战,未尝一败的陆战一师便被我军分隔开来,成为瓮中之鳖。

接下来,便到了对美军的围歼时刻。

与此同时,1419高地的战斗也开始打响。

1419高地作为战场的制高点、美国南撤的必经之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次交锋,我军凭借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成功将高地拿下。

可对方借助高强度炮火的掩护,很快重新占领高地。

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1419高地在两军手中反复易手。

12月2日,陷入我军重重包围的美国大兵决定殊死一搏,派遣40架重型轰炸机和野马战斗机,开始了对高地的狂轰滥炸。

高地上厚厚的冰雪积层全部被炸开,整座山峰化作一片火海。

负责阻击敌人进攻的志愿军战士,宁死不退,战斗到了最后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中午,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响应指挥部要求,命令部队全线作战,意欲尽快消灭全部敌军。

59师围歼柳潭里一带突围成功的敌人,58师、60师绕前堵住敌人去路,89师一部分在社仓里一带防御警戒,剩余部队阻击撤退的美军。

尽管1419高地的缺口被打开,但我军仍旧死死咬住陆战一师、七师大部队,层层设防、层层阻击。

经过三天艰难的苦行军,陆战一师走完了20公里路程,抵达下碣隅里一带。

美军各部汇聚后,开始了又一轮的大逃亡,志愿军战士们在身后紧追不舍,对陆战一师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尽管最终没能彻底剿灭这支美军王牌,但长津湖一战我军斩获的战果已经足够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役美军被歼灭2.4万人,并首次出现整编团被我军消灭的情况。

战后,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被收回,朝鲜战场局势瞬间被志愿军扭转。

除此之外,我军还缴获了敌人大量武器辎重。

值得一提的是,9兵团89师267团,意外从陆战一师第七运输大队手中缴获了3000多条毛毯。

这对于饱受严寒袭扰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比飞机大炮还让人心动。

然而当这批毛毯被送到89师社仓里军部时,师政委王直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决定:将所有毛毯剪碎!

这究竟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