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点评《毛狐》时,有这样一段评语:“不是祖宗几代的修行,不可以获得很高的官位。不是自身几代的修行,不可以得到佳人。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定然不会认为我这么说很迂腐。”

最开始,我对蒲老先生的评语持嗤之以鼻的态度,毕竟古今大不同,时代也变了。可后来我再读《毛狐》时,却突然懂了,并且还从中读出了穷人哪怕有了奇遇,也不一定能翻身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容我先来讲一讲《毛狐》这个故事。

农夫马天荣的“奇遇”

据说清朝康熙年间,山东某地的一个偏远乡村里,有一个叫作马天荣的农夫。

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妻子不幸故去,由于家里贫穷的缘故,他也就没有再娶。

有一天,马天荣正在田间辛勤的劳作,突然有一位打扮得非常艳丽的年轻妇人,踩着地里的庄稼,从田间小路上经过。

马天荣抬眼望去,见年轻妇人面颊红润,容貌姣好,举止风流。他下意识的以为对方很有可能是迷路了,毕竟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但等他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后,马天荣当即起了龌龊的心思,开始用言语调戏对方。

本以为轻佻的行为,会把年轻妇人吓得惊慌失措。可让马天荣没有想到的是,年轻妇人对此非但没有排斥,反而还默然接受。

这让马天荣不由得越发过分,张口就提出了要妇人跟他野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一个乡野农夫,竟对自己提出如此无耻的要求,年轻妇人并没有发怒,也没有表现出半点慌张和害怕的神色,而是笑着说:“大白天的,在这种地方,不太好吧。不如你先回去,掩上门等我,晚上我一定会来。”

“青天白日,宁宜为此。子归,掩门相候,昏夜我当至。”——《毛狐》

见自己的无耻要求,对方竟然一口答应,马天荣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可还不等他继续说些什么,年轻妇人便当场发誓,表示她绝不会食言。说完,年轻妇人就转身离去,马天荣则望着她的背影,大声的告诉对方他家在哪。

当晚,年轻妇人果然来到了马天荣家,随即两人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等到雨散云收之后,马天荣注意到年轻妇人的肌肤滑嫩异常,便点亮灯火一照。昏黄的灯光下,只见年轻妇人的皮肤是又红又薄,仿佛初生的婴儿一般,并且浑身还长满了细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马天荣感到十分奇怪,不由地对年轻妇人的来历产生了怀疑,他心想:自己不过是一介农夫,不仅身无长物,而且无甚可图,对方却包羞忍耻,不顾女子的清白和名誉主动上门,她该不会是市井传说中的狐女吧?

念及于此,马天荣就用开玩笑的语气,询问起妇人的身份。年轻妇人倒也没有隐瞒,坦言说她就是狐女。

听年轻妇人亲口承认了自己的猜想,马天荣非但没有一丝怀疑,更没有半点畏惧,而是大喜过望,开口说道:“你既然是‘仙人’,自然是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既然你对我这么好,那么能不能给我一些银子,救济下我的贫苦呢?”

马曰:“既为仙人,自当无求不得。既蒙缱绻,宁不以数金济我贫?”——《毛狐》

见马天荣占了便宜后仍不知足,反而得寸进尺的提出不合理要求,年轻妇人竟然答应了。

可等到第二天晚上,马天荣向她索要银子时,年轻妇人却装作惊讶的样子说:“我忘记了。”

等到天亮时妇人起身准备离开,马天荣再次提醒她,让她不要忘了给他带银子。

闻言,年轻妇人笑了笑,说请等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日后,马天荣按耐不住贪念,再次向妇人讨要银子,妇人则一边笑,一边从袖子中取出来两锭银子,递给了他。

望着手里约有五六两重,边缘处还有精美花纹的银子,马天荣非常高兴,当即用碎布将银子包好,藏进了柜子里。

命薄之人,无福消受金银、美人

话说马天荣和年轻妇人相好了约有半年时间。

半年后的一天,马天荣需要用钱,就从柜子里拿出那两枚银锭,让人帮忙鉴定一下成色,看能换成多少铜钱。

结果,对方接过银锭一看,当即告诉马天荣,说这两枚银锭是假的,里面是铅,外表裹了一层锡。说完,用牙齿一咬,银锭就裂开成了两瓣。马天荣对此是大为震惊,赶紧将“银子”收好,跑回了家中。

当晚,年轻妇人再次登门,才一进屋,马天荣就愤怒地大声质问她,为什么银子是假的?

妇人闻言,先是笑着说:“因为你命薄,承受不起真正的金银呀。”

然后就打算将事情就此带过。

可是,马天荣却不依不饶,他似有所指的说:“听说狐仙都是国色天香,可你却不然。”

妇人则解释说:“我们往往会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可你连一金之福都没有,又如何能享受到沉鱼落雁般的美人了?况且以我的容貌,虽然不配侍奉上流人物,但是比起那些大脚驼背的女人,也算是天姿国色了。”

妇曰:“吾等随人现化。子无一金之福,落雁沉鱼,何能消受?以我陋质,固不足以奉上流,然较之大足驼背者,即为国色。”——《毛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句你命中福薄,一句我也算国色,当场让马天荣再无话可说。

几个月后,年轻妇人突然给了马天荣三两银子,并告诉他:“你屡次向我讨要银子,我因你命薄不应拥有金银,所以才没有给你。现如今你的姻缘将要到了,我给你够娶个媳妇的钱,也借此表示赠别。”

马天荣一听这话,当即表示他没有再娶的打算。可妇人却说:“一两天之内,自然会有媒人上门。”

听到一两天后就会有媒人上门,马天荣索性不装了,他好奇地问:“女方的相貌长得怎样?”

妇人告诉他,你想要天姿国色,那自然就是天姿国色。

离娶到绝顶美貌的女子,只差媒妁之言,马天荣自个也不敢相信,所以他坦言说不敢有这种奢望,只是三两银子不够娶个媳妇。

妇人则说:“这都是月老安排好的,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妇曰:“此月老注定,非人力也。”——《毛狐》

月老安排,命中注定,这两个从狐仙嘴里说出来的关键词,让马天荣的心里大为安定。

定下心后,马天荣才想起来问年轻妇人,说你为什么忽然说要分别?

年轻妇人回答说:“像我们这样总是晚上在一起,不清不楚的终究不是长久的法子,你自然是要再娶的,干嘛还要用话来搪塞?”

言罢,等到天亮时,年轻妇人就走了。临走前,递给马天荣一包黄面药,说是分别后如果得了相思病,服用这个可以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天荣再娶新妻

年轻妇人的离去,没有让马天荣感到一丝的不舍和伤感,他在第二天等到了媒人上门。

既然真有媒人上门,那么马天荣就直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女方的相貌如何?二是聘礼需要多少银子?

媒人就说,女方虽然长得不美,但也不丑,至于聘礼,可能要四五两银子。

有狐女赠送的三两银子打底,马天荣觉得这个价钱他可以接受。但有一点,那就是他坚持要亲眼去看一看女方。

古代的男女婚姻都是受礼教约束的,或遵从父母之命,或依据媒妁之言,盲婚哑嫁乃是寻常事。

所以媒人见马天荣提出要看女方相貌的要求,她也很为难,更何况良家女子极为重视自身清誉,哪有抛头露面接见外男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她,媒人表示先一起去女方家,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就这样,马天荣同媒人一起去了女方家所在的村子。媒人让马天荣先在村外等着,她自己先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许久,媒人才出来,她给马天荣出了个主意,说正巧她的表弟跟女方同住在一个院子,刚才她进去的时候,发现女方正好在屋里坐着。你就假装是来拜访我表弟的,从她门口走过去时,可以偷着看一眼。

马天荣自然是满口答应,随即按照媒人给的办法,从女方屋门外走过。偷眼一瞧,就看见一个女子坐在屋里,身子伏在床上,正让侍女给她搔背。

见女子长得果然和媒人说的一样,虽然不美,却也不丑,马天荣很痛快的答应去提亲。

到了纳采的时候,女方家里并不计较聘礼的多少,只要求给一二两银子用来妆扮出嫁。

马天荣心里一合计,觉得自己得了便宜。于是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场就交付了银子,走完了纳征这个流程,然后又掏了些钱酬谢媒人以及给他写婚书的人。

这两笔开支,加起来刚好是三两银子,没有多花费他一文钱。

却说马天荣选了个良辰吉日,将女子娶进了家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门小户的农家子,本就没那么多讲究,何况马天荣是再娶,所以时间很快来到了洞房花烛夜。

在近距离观察下,马天荣很快发现,他新娶的娇妻,竟是一个鸡胸驼背的人,并且她的脖子还很短,如同玄介卿一般。

再加上,她裙子下面露出来的两只脚,约有一尺长(33厘米)。

这让马天荣顿时醒悟到,原来年轻妇人(狐女)之前所说的话,都是有原因的。

上述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中的《毛狐》,蒲松龄在故事的结尾处是这样评价的:

“随人现化,或狐女之自为解嘲;然其言福泽,良可深信。余每谓:非祖宗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信因果者,必不以我言为河汉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蒲松龄所作的评语,放在相信因果、宿命的古代,自然是不难理解。可放到现代,大概会让人觉得,这无非是在说:不是本份应有,则不可强求,即使强求,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毛狐》,就会发现穷人哪怕有了奇遇,也不一定能翻身的答案。

首先,故事的主角马天荣是个二十多岁,在丧偶后没钱再娶妻子的农夫,某一天他在田间劳作时遇到了年轻妇人,也就是狐女。

对方并不介意马天荣的贫穷、言行龌龊,以及贪婪,肯和他住在一起,这对马天荣来说,无异于是遇到了一场“奇遇”。

尤其是对方还承认了她是几乎无所不能的狐女。

那么当获得奇遇或者说得到贵人的亲睐后,想借此翻身,改变贫穷,正常人的想法和做法,或是请教专业知识,或是学习职业技能,又或者是请求对方给予一定的资源等等,然后通过自身的劳动和付出,来达到翻身的目的。

但马天荣没有,他的心态是不劳而获,做法是直接张口朝对方要钱。

尤其是在要到银子后,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回报对方,第一时间就把银子给藏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增广贤文》有云:“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抛开年轻妇人的狐女身份不谈,她不介意马天荣的个人条件差,肯和他每晚在一起,并且时间还长达半年。

虽然蒲松龄在故事中没有交代年轻妇人这样做的原因,但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相信多少还是有点感情因素和缘分在里边的。

可马天荣了?

他完全就是把狐女当作工具人,对她没有任何感情。即便是对方提出要永远离开了,他也没有过半分的伤感和不舍,反而把心思都花在即将要来的姻缘上。

最后,马天荣作为一个极度缺乏金钱的人,对于娶妻这件事,他只关心两点,一是女方的容貌姿色如何,二是他需要花多少钱。

娶妻需要花多少钱,这个倒也符合逻辑,但就重视容貌而言,难道不应该是娶妻娶贤吗?

所以,像马天荣这种缺乏金钱和财富的人,如果不改掉恶习,不懂得感恩,不去改变固有思维,那么即便是有了奇遇,也不一定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