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地区地处中国东北,北接俄罗斯,西临蒙古国,战略位置重要,且资源极其丰富。日本一直渴望将满洲纳入自己势力范围。清朝末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侵略行动,迫令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侵占了中国台湾和东北南部地区。但日本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

1927年,日本政府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并逼迫他解决“满蒙悬案”。这些要求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情绪,导致沈阳等地发生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张作霖在面对这些要求时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态度,这为日本内阁所不能容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6月4日凌晨,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经过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设的炸药炸毁。张作霖受重伤,被紧急送回沈阳,但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张学良于6月21日正式继承父亲的职务,并公开发丧。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这使得日本感到其在满洲的利益受到威胁。日本关东军为了阻止中国政府对东北的整合,以及保护其在满洲的利益,开始秘密策划发动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以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被炸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时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军的实际领导人张学良,遵循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面对仅有数千名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时,选择了撤退,最终导致了沈阳城的失守。在接下来的短短四个月里,日军势如破竹,迅速侵占了东北三省,导致了东北的沦陷。

1932 年 3 月 9 年日,日本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会有疑问,拥兵30万的张学良,为什么要背负千古骂名,放弃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东北,下令不抵抗。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国民党的承诺和阻挠:

张学良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得到了国民党方面的政治承诺,保证他在东北的权力以及对于日本问题的支持。

中国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野心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当时的国民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国内仍然存在军阀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后来蒋介石采取了整体的“防守战略”,希望通过避免与日本全面开战,来保持国民政府的统治地位和军事实力。

张学良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受到一定制约。作为东北地区的军政长官,他虽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最终还是需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指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行动自由,使他难以做出独立的决策。

误判形势:

张学良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他认为当时不是进行全面抵抗的合适时机,通过和平手段可以更好地维护东北的利益。然而他低估了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实力,过于自信地认为日本关东军不会发动大规模侵略行动,将日本的挑衅视为常规事件,认为通过退让可以避免战争,保护东北军力和民众不受损失,根本没有预料到日本会如此迅速和彻底地占领东北。这种误判导致他在事变初期未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抵抗。

内部矛盾:

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遭到暗杀后,东北军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拥有不同的派系和观点。张学良担心内部的不稳定会导致东北军的进一步分裂,所以需要平衡内部各方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进而也限制了他采取反抗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社会压力:

当时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行为有一定的批评和制裁。张学良认为,如果中国能够保持克制,国际社会会对日本施加更大的压力,从而使日本退让。

个人利益:

张学良个人也存在一定的顾虑,包括他的个人安全、家族利益等方面。他认为,如果能够通过让步避免战争,那么即使失去东北,也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夺回。

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的局限:

在当时,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尚未形成统一的强大力量,张学良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不抵抗决策会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批评和负面影响。

在东北沦陷后,张学良被迫离开东北,他的军事生涯和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在周恩来等人的调停下,事变最终以和平解决。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并失去了军事指挥权,生活受到严格限制,直至1988年才恢复自由。晚年的张学良选择移居美国夏威夷,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