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客 图 | 网络(侵删)

大家好,我是麦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外企人的20年灰常回忆

时间来到了2007年。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特别是面向制造业的人,台企的捶打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在经历了2年的台企捶打后,“求生”的欲望开始变得有点强烈,而欧美外企就是那阳春白雪。

于是便开始找新的机会,尝试更多可能性。

那会儿找工作,已经基本不用去人才市场了,互联网招聘已粉墨登场,51job应该算是早期网络招聘的头部。

但那会大家都还处在原始生存阶段,自己没有个人电脑,都是去网吧撺简历的,然后真的有一天,命运之神“拍”了我一下,我接到了一家“外企”的面试电话。

这家企业的名字我必须得说一下,叫伯乐电子(BL)- 这名字叫的,让我当时真有种伯乐不常有,而千里马常有的惺惺相惜之情哈。

其实这是家港企,但放在那会儿,港企背靠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和大都市形象,也是高大上,我想就算不是纯外企,但也比台企要强一百倍,于是欣然前往,并且顺利入职了。

当时BL所在的的位置在漕河泾,算是上海市区,已经不能和市郊企业相提并论了,所以一度觉得自己进城了,一种白领梦照进现实的激动之心油然而生,但是,现实立马教育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在市区,但这家公司的厂房一点没有符合大上海的那种现代感,厂房设置在旧大楼里,除了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区域有点现代感,其它车间区域都是破破旧旧,设备也没有一台看着和科技沾边的,更像是八十年代的东西。

而里面的员工大多是上海本地的阿叔阿姨,沟通和闲聊时常常带阿拉上海人的腔调,让我一时有了在国企的感觉,而且是80年代上海老国企的穿越感。

这和最初的想法差的有点远啊!

也代表着第一次外企白领梦的就地折戟。

但是班可不能不上,不然不得饿死?于是那一年,我开始穿梭在市郊到市区的公交上,变成了妥妥的通勤一族,并对上海大都市的繁忙交通有了切身的感受。

也是在这里,见识了韩国棒子的骄横跋扈,当时我们有一个韩国客户,来工厂审核产品,有一个质量问题,因为设备能力受限,工艺上一直无法解决,但是棒子来审厂,是要带绩效回去的,因此一度在会议室里操着生硬的英语,以砍订单为要挟,硬让我们在他回去前彻底解决问题。

最后甚至把我们这边的女经理在会议室里给逼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让我觉得多少超出了基本的职场底线,也破坏了一个职场小白的职业原则,我试图和韩国人据理力争,但好像也没起什么大用。

耗到最后,问题有没有解决不得知道,不过这事之后,我对棒子再无好感,以后见到韩国公司都尽量绕道而行,这大概也是我的外企名单里没有韩企的原因吧。

那个年代,BL这样的港资公司往往环境差,学习机会少,食堂饭菜难吃,通勤又远,但毫无疑问的是,像我这样的年轻面孔,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里面了。

我想,这些和我一样的面孔,大致都怀着一颗走进大城市的梦想,怀着走进外企的梦,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来到长三角,就如同当年改革开放时期南下的打工妹一样的吧。

只是,我们的梦更大,欲望也更多,但现实又不会因为你的梦想大了,而地对你特别得仁慈一些,该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该流的汗也半滴都不会少。

不过,肉眼可见的是,外企的大潮已然如滔滔江水翻滚而来,而年轻的我们,正在岸上等风,准备逐浪而起。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