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中国铁路12306网站发布通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等4条高铁的票价,将于6月15日起调高近20%,为近年来高铁票价涨幅最大的一次。公告对涨价原因做出了解释,“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公告一出,随即引发舆论讨论。那么,高铁提高票价到底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同绿皮火车相比,高铁除了票价贵之外基本不存在其他问题,而且将绿皮火车的时代的诸多顽疾一扫而尽,比如基本没准时过的发车时刻、出行高峰时的拥挤人群、长时间乘车时的手机断电、嘈杂混乱的乘车环境、高发的盗窃案件,以及包括了“啤酒饮料八宝粥”种种火车专属“特产”的轮番创收式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铁提价也算情理之中,毕竟随着通货膨胀,确实少有什么东西会价格横盘长久不变。20%的提价幅度确实不低,不过大幅涨价一次到位然后几年不变,给人的观感,确实要远远好过于每年都涨价一点点。至于,高铁提价公告所说“提升高铁运营品质”,到底会表现在哪个方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说法,尚不清楚到底是优雅的文字艺术,还是真的意有所指。如果说单纯只是为提价找个体面理由,确实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委婉表达方式。只是,这次票价涨幅不低,运营品质如果并没有明显提升,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高票价也是对不同收入人群的筛选。前几年,“多少人没坐过飞机”的话题,曾火爆一时。如今,时间已经来到2024年,相信即便高铁已通车多年,依旧有不少人从没搭乘过高铁,至于原因全在于较绿皮火车高昂的票价。在收票机制对于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时候,相信受高铁的提价影响最大的群体,只会是较低收入人群。因为收入越低的人,越会倾向于从现实的角度来考量出行安排,选择更长的出行时间,来换取更加低廉的出行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提价大概只是个开始。四条高铁的提价很像一次试点工作,因为现实情况决定了高铁票价整体有提价的需要,但整体提价影响的人群范围又过于广泛,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反对声音。至于后期,高铁的全面提价,会在何时启动,又会以怎样幅度的提价,大概要看市场对这四条高铁票价提价的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