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1856年,是一个不少牛人的出生年份。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界的好些牛人,都在这一年来到这个世界,拿过诺贝尔奖的就是一抓一把。但在这其中,后来拿到诺贝尔奖的政治家,却只有这年12月28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斯汤顿一个牧师家庭出生的孩子: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这个人,就是后来二十世纪好莱坞电影里曾经的经典熟脸,亦是同时代民国时代的中国,名声近乎臭大街的人物——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

比起好些美国总统,童年时候种种离经叛道的叛逆表现,少年时代的威尔逊,却是个生活按部就班的乖孩子。作为苏格兰血统的牧师家子弟,哥伦比亚神学院教授的儿子,从小接受的是严格刻板的教育,成绩十分优良,早期的人生目标,也只是继承父亲的衣钵,做一个出色的神学教授,并一直为此奋斗。

但为什么满怀神学教授的理想,最后却成了一个令当年中国人气的大骂的美国总统?以威尔逊自己的回忆说,全因自己二十来岁时,成了英国记者亨利的粉丝,这位亨利记者,专门采写英国议会会报,全是英国国会里掐架骂街的新闻,没想到就这些流水账,竟叫威尔逊看得血液沸腾:原来政治是这么有趣的事?

满怀浓厚兴趣,威尔逊的人生路也改变了,原先只是埋头啃书本,这时起开始埋头参加社团活动,成了学校里有名的不安分青年,后来进了普林斯顿大学,做了经济学教授,人也三十出头,以前和他一起闹腾的青年们,大多也都变安分了,却唯独他加倍的不安分。还是成天参加各种活动,且常见和校长顶牛,特别是四十岁那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一百五十周年校庆上,发表了名为《为国服务的普林斯顿》的演说,一下震惊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震惊?因为在这篇热情洋溢的演说中,威尔逊鲜明提出了教育服务主张,坚定认为高等教育要给青年提供足够的磨练,更好的为国家社会服务,而不是像这个学校从前一样,只是集中于精英学生的培养。这种新型民主教育理念,当时得到了美国青年一代的群起呼应,也第一次令威尔逊,昭示了他一生恪守的信念: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奋斗一生。

满怀这样的信念,威尔逊的人生开始辉煌了,先做了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并和学校的守旧权贵们,一次次发生激烈的碰撞。却也越发声名鹊起,美国的民主政治游戏规则,他虽说一次次碰壁,却也玩得越发得心应手。特别是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楼应该建在哪里的问题,他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权贵校董们展开一场互撕大战,由于威尔逊炒作成功,这么个盖楼问题,竟成了个震动美国的大新闻:精英与民主之战。

借着这些新闻,威尔逊刷足了声望,选票更是滚滚而来。1910年当选州长,1913年更当选总统,简直就是火箭速度般快速上位,坐上了美国最高权力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看看那年的全球形势就知道,这个宝座,当时就是个火山口。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威尔逊就职时已经山雨欲来,而在威尔逊的第一个总统任期里,世界大战轰然打响。当时的美国,依然还恪守孤立主义,极少掺和世界事务。威尔逊一开始,也是摆着这架势,就连商船被德国打了,国内一片愤怒,还是憋着装孙子,就是不参战。

但要以为他爱好和平,那就大错了,这位总统最擅长的路数,就是借势造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时,他肚子里也憋着大坏:怎么改变美国长期孤立的角色,借着这场欧洲列强互撕的机会,成功谋取美国最大利益。果然,到了1917年4月2日,各路列强杀得累瘫时,威尔逊总统在演说里大手一挥:美国参战。

当然,平白无故去打仗,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威尔逊总统也给出了理由:保卫民主制度。国内反对怎么办?他更憋着坏:直接弄个《反间谍法》,谁反对参战谁就是间谍,说抓就立刻抓。如此美国式镇压,果然顺利把参战的事情落实了。美军生力军登陆欧洲,终于把德国打翻,之后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一战结束。威尔逊也凭着这风光表现,霸气拿下了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就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为了谋取美国最大利益,威尔逊决定拉拢日本,小日本又哪里这么容易拉拢,必须得送礼,威尔逊甩手就是大礼,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主权,完全转让给日本,这番无耻行径,激起了中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抗,甚至一段时间里,威尔逊这三个字,都是在中国骂人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威尔逊没想到的是,为了美国利益,他干出了这般坑事,美国人却还不买账,他辛苦筹划的国联,美国自家却拒绝加入,急的威尔逊四处演说,累的瘫痪加失明,美国也终究没有加入国联。身心俱疲的威尔逊也在1924年过世。而他亲手组建的国际联盟,事实证明也是个摆设,根本无力维护世界和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草草解散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