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3日,一女子走到孙传芳背后,近距离连开3枪。第一颗子弹从后脑射入,前额穿出,脑浆四溅,孙传芳当即倒地;第二颗子弹从太阳穴打入,前额穿出;第三颗子弹从腰部射入,前胸穿出,3枪后孙传芳当即死亡。
女子盯着鲜血从孙传芳的体内缓缓流出,郁结在心中多年的浊气,似乎在这一刻才终于吐了出来。这个女子名叫施谷兰,为了成功接近、刺杀孙传芳,特意改名为施剑翘。
剑翘二字也不是随便取的,取自于“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这句诗,既能表达施谷兰内心的不满,又能起到时刻提醒、激励自己的作用。
施谷兰乃是施从滨之女,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山东济南。施从滨是张宗昌手下的一员大将,担任守使一职。施从滨向来骁勇善战,在张宗昌和孙传芳的直奉对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每每由施从滨率领的队伍,大胜孙传芳的部下时,孙传芳就对这个眼中钉恨上一分。终于,在1925年蚌埠地区直奉大战中,施从滨因为误入孙传芳的圈套,而被孙传芳俘虏。
孙传芳看着对手这个得力干将,心中自是充满愤怒,但是双方早有规定:内战时,不斩俘虏。是以,孙传芳开始并未打算直接杀掉施从滨,只是要求他低头认降。
施从滨自然也是了解不斩俘虏的规定的,所以他断定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根本就不愿意配合孙传芳的命令。施从滨的抵抗态度,彻底点燃了孙传芳的怒火。
孙传芳在怒火的刺激下,根本就顾不上规定,直接命手下将施从滨斩杀,并且将其头颅高悬于城楼之上,势必要他死后也遭受磋磨和世人的嘲弄。
施从滨被杀的消息传回施家后,施谷兰当即就坐不住了。虽然仇人孙传芳是个权势滔天的大军阀,但是施谷兰依旧不愿意忍气吞声,她决定势必要杀掉孙传芳为父报仇。
报仇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帮手,施谷兰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堂兄施中诚。施中诚也是在张宗昌手下任职,且身居高位。当初施从滨抚养其多年,是帮忙报仇的不二人选。
施谷兰找到施中诚后,就将自己的复仇计划说了出来。施中诚听闻顿时大怒,立即发下誓言,表明自己愿意帮助施谷兰复仇的决心。结果,没过多久施中诚就改变了主意。
也许是安逸的生活过久了,施中诚不愿意因为复仇,而改变自己如今的生活,所以他动摇了、退缩了,并且开始劝解施谷兰,劝她放下仇恨,不要和孙传芳硬刚。
满心都是杀父之仇的施谷兰,根本听不进去劝解,她毅然同施中诚断绝了关系,全身心投入到枪法练习中。施谷兰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特意改名为施剑翘。
一个没有任何门路的女子,想要接触到孙传芳,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施谷兰就在这段时间内,一直蛰伏着,顺便提升自己的枪法。1931年,事情迎来了转机。
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不愿意掺和到日本人中间,所以退居到天津一所佛堂内。也许是感念自己之前沾染了太多鲜血,所以孙传芳法号“智园”大师,开始潜心诵经修炼。
1935年,早就蛰伏已久的施谷兰,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在11月13日得以接近到孙传芳身边,动作矫捷地向其开射三枪,当场杀掉孙传芳。
杀父之仇已报,施谷兰这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她并没有逃跑,而是静静等待警察的到来,并且将一切事情真相公布于众。施谷兰被逮捕进了监狱,但是她的作案初衷却打动了无数人。
在施谷兰被关11个月后,经几方势力的周旋下,施谷兰被成功保释出狱。施谷兰为父报仇的事迹广为流传,她还被人们誉为“侠女”,成功活到了新中国成立,于1979年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