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为中国在海外争了不少光。

华为曾称,不会造车。

但不知为什么,最终华为还是和赛力斯工厂合作,一起造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和赛力斯合作后,问界横空出世。由于华为的宣传,加上华为巨大的影响力,问界这款车迅速成为了爆款和不少人口中的“遥遥领先”。

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华为和赛力斯合作,一年多的时间做出了三款车,全世界没有人能够做到,但华为做到了。

听余总的话,余总对实现这样的壮举感到深为自豪。我们旁观者乍一听,似乎感觉华为确实很牛,一年多造出三款车,效率实在是高,但仔细一想,好像有什么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车有非常多的部件,大到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或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机系统等,小到后视镜、车门把手等,异常复杂。

一般的车企可能三年才出一款全新的车,车的制造过程十分漫长,造好后,新车还要经过长时间全方位测试。这个过程没有个2至3年,没有一个企业敢推出新车。

但华为却不同,敢为人先,不仅不用2至3年,而且仅在一年多的时间就推出三款车。

高效率的背后,也让人实在有些心惊胆战。

全世界都没有企业能做到一年多研发出三款新车,华为入场,为何能做到?

余总说,这来源于他们团队人员没日没夜的在干。周末工作,节假日工作,夜里倒班。

余总说这话时,似乎又隐藏着一种无形的自豪与骄傲。原来效率如此之高,是因为员工们都没日没夜地在努力干活。

勤奋努力是优良传统。但没日没夜一年多就研发出了三款车,这人的精力能跟得上吗?车的质量有没有保障?再说,这不公然违反劳动法吗?

有人称,华为是民族企业,人员加班也是应该的。

还有人称,“先有华为后有天”。

笑而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承东近年来说的豪言壮语,可不仅是一年多造三款车这么简单。

余承东有“余大嘴”的称号,他的各种说法听起来振奋人心,但是否言过其实,颇有争议。

余承东曾在2020年华为手机产品的发布会上,说了十几次遥遥领先。据统计,14次遥遥领先。从这以后,遥遥领先似乎成为了华为产品的专有用词。

华为还曾将“遥遥领先”四个字注册了商标。

手机遥遥领先就算了,华为造车,在余总嘴里,同样遥遥领先。

在问界M7的新车发布会上,据不完全统计,余总在短短九十分钟的时间内,用了至少五次“遥遥领先”来形容问界,“领先”一词更是出现了二十多次。

余总给汽车届的所有同行都上了一课。华为刚放下身段造车,就立马遥遥领先,同行们有的造车上百年了,瞬间被华为反超,他们心中估计也郁闷着呢。

问界M9发布会,华为依然是主角,全程是余总在主持召开。

造车的是赛力斯,但赛力斯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可见华为在问界系列的车上,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在M9的发布会上,余总表示,问界M9是“10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

有人称,余总有底气,也有人称,这是赤裸裸的吹牛。

其实,依据常识就可判断,50万和500万的车,哪个好,这都不用判断就能知道答案。如果不是华为加持,M9估计要被骂惨,余总必然也要被批评,但因为有华为,不少网友支持余总的说法。

目前,因为一些事故,特别是一家三口高速上驾驶M7出事后,余总的支持度似乎出现波动,不少人开始思考“遥遥领先”、“1000万内最好的SUV”等说法,是否太过夸张。

不仅如此,油门当刹车踩,也能制动。倒车想撞车都难等言论,回想起来也是让人后脊背发凉。

庆幸的是,网友在逐渐觉醒,但这都是以事故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希望余总以后用褒义词的时候,三思而后说,不要张口就来,即便咱产品真的过硬,也不能说的过满,因为毕竟汽车不是手机,手机坏了就坏了,汽车一旦发生问题,对人的生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