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是如何建立后凉的?

吕光是苻秦的骁骑将军,他曾经征讨西域,成功地使多个国家投降。

后来他占据了凉州,最终凉州被后秦攻占。

吕光初占据姑臧时,前凉的旧地仿佛重现,但不久后就纷纷割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赏析:

吕光据姑臧,亦称凉。

史略:吕光仕苻秦,为骁骑将军。晋太元七年车师前部及鄯善王朝秦, 请为乡导,以讨西域之不服者,坚使光将兵伐西域。八年光行,越流沙三百余里, 焉耆等国皆降。 九年光以龟兹不下, 攻之,狯胡王及温宿、尉头诸国,合兵救龟兹, 为光所败,王侯降者三十余国,遂入龟兹,抚定西域。

【译文】吕光占据姑臧,也称为凉(史称后凉)。

《史略》记载:吕光在苻秦做官,担任骁骑将军。晋太元七年(382年),车师前部和鄯善国朝见秦王,请求作为向导,讨伐西域的不服从者,苻坚命令吕光率领军队征讨西域。

太元八年(383年)吕光出发,穿越三百多里的流沙,焉耆等国都投降了。

太元九年(384年)因为龟兹不投降,吕光攻打它,狯胡王和温宿、尉头等国联合起来援救龟兹,但被吕光击败,有三十余个国家的王侯投降,吕光于是进入龟兹,安抚并稳定了西域。

寻引还,至高昌,高昌迎降。 入玉门,敦煌、晋昌皆降。败凉州兵于安弥, 武威太守彭济杀凉州刺史梁熙以降,光遂有凉州,自领州刺史,寻称酒泉公、三河王。十七年击南羌彭奚念,取枹罕。二十一年自称天王。隆安三年,立子绍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帝。旋卒,绍庶兄纂弒绍而代之。

【译文】不久他率领军队回来,到达高昌国,高昌国出迎并投降。 进入玉门,敦煌、晋昌都投降了。

他在安弥击败了凉州的军队,武威的太守彭济杀了凉州的刺史梁熙投降,于是吕光就拥有了凉州,自己担任州刺史,后来被封为酒泉公、三河王。

太元十七年(392年)攻击南羌彭奚念,夺取了枹罕。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自称天王。

隆安三年(399年),立儿子吕绍为天王,自己称太上皇帝。

不久后去世,吕绍的庶兄吕纂杀掉吕绍并代替他。

五年吕超杀纂而立其兄隆。 既而秦主兴使姚硕德伐凉,自金城济河,直趋广武, 军至姑臧,凉兵大败,隆寻请降。元兴二年秦征隆入朝,以王尚代为凉州刺史。吕光初据姑臧,前凉旧壤,宛然如昨也。乃未几而纷纭割裂。迨凉之亡,姑臧而外,惟余仓松、番禾二郡而已。

【译文】隆安五年(401年)吕超杀掉吕纂而立他的哥哥吕隆为王。

不久后秦王姚兴派姚硕德讨伐凉州,从金城渡过黄河,直取广武, 军队到达姑臧,凉州军队大败,吕隆请求投降。

元兴二年(403年)后秦征召吕隆入朝,让王尚代替作为凉州刺史。

吕光当初占据姑臧,前凉的旧地盘,仿佛昨日重现。

但不久后就纷纷割裂。到后凉灭亡时,除了姑臧外,只剩下仓松、番禾两个郡了。

端倪解析: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由氐族吕光在河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建立的政权。

后凉共历二世四帝,国祚17年。

吕光出身于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他的父亲吕婆楼曾竭尽全力协助前秦建国。

后凉是一个由河西士人辅佐前秦西讨军将军形成的政权。

然而,后凉主要官职均由以吕氏一族为首的“五胡”官僚担任,建立起以“五胡”为中心的体制。

同时后凉对于汉族的态度冷淡,由此招致凉州汉族反抗。

吕光于392年八月出兵攻打西秦的首都金城,395年七月,西秦向后凉称蕃。

然而,后凉的统治范围在397年开始大幅缩小并开始瓦解。

吕光在399年十二月临死之前,当上了太上皇帝,嫡子吕绍继承了天王位。

吕光死后,天王吕绍即位仅五日就被吕光庶长子吕纂逼迫自杀。吕纂遂成为天王。

随后在吕氏一族的权力斗争中,吕纂于401年二月被吕光弟弟吕宝之子吕超和吕隆杀害。吕隆登上了天王之位。

401年七月后凉遭到后秦攻击,姑臧被围。

403年七月后凉又遭到南凉与北凉的夹击,吕隆逃住长安,至此,后凉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