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史中,不论是清政府还是北洋政府,亦或是国民政府,他们对全国的控制力都十分有限,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分治。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自成立伊始就未出现过军阀割据,哪怕是解放战争期间,在拥兵几十、乃至上百万的将帅中都没有出现军阀,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部分原因是战争进程迅速,部队一直在运动,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长期驻扎,不满足割据的条件。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毛主席制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就在考虑如何保住这支革命武装,如何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行军路上毛主席一路调查研究,发现党员多的连队作战更加英勇,士气也高,党员还会发挥积极作用,使得连队基本没有逃兵。

得出这一结论后毛主席就下定决心再造一支新型革命军队,从连队开始,形成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的组织制度。如此一来部队就能在党代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党代表则负责党的领导工作和政治工作,保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路线、方针、政策、指示在军队的贯彻执行,保证军队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别看解放战争期间各将帅拥兵百万,实际上他们都受党的领导,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并没有各自为政,也就无法形成割据。

当然了,中央军委也并非一言堂,也有将领对中央军委发出的命令有不同意见,比如战胜粟裕就曾三次“抗命”。

第一次“抗命”是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军大举进犯解放区的情况,中央军委制定了我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的战略方针,意图在外线作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而建立和发展新的解放区。粟裕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考虑到敌人在苏中兵力弱,在淮南的兵力强,并且能得到南京方向的支援,认为我军在苏中作战更有利。中央军委认真讨论了粟裕的建议后,及时修改了作战方针,改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此后粟裕指挥军队在苏中七战七捷,使得我军迅速占据战争初期的有利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抗命”是在华中战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当时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作为敌军先头部队进攻两淮地区,整编七十四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而我军缺乏打大歼灭战的经验,还不具备歼灭七十四师的实力,因此决定放弃两淮,集中兵力另寻战机。粟裕则认为这是我军对敌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他向中央军委提出华中、山东野战军集中作战的建议,以此让两个野战军集中力量打大歼灭战,粉碎敌军切断我军山东与华中联系的企图,打破敌军对我军形成的弧形包围态势,在淮海地区迅速扭转战局。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建议,此后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在华东战场上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机动作战力量,为我军发起宿北战役奠定基础。而宿北一战全歼了敌整编第六十九师,让我军具备了歼灭一个整编师的作战经验和能力,成为打大歼灭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次“抗命”是在1948年初,当时中央军委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设想组建东南野战军,进行战略跃进,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地区。粟裕围绕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进行了认真考虑,最终提出了部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和华东野战军的主力,争取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的意见。中央军委当面听取了粟裕的意见,毅然地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这才有了后面的淮海战役。

综上所述,党指挥枪是共产党的军队没有出现军阀的最重要原因,而中央军委能够认真听取并考虑前线将领的意见,择善而从,则是共产党的军队能打胜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