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和我一外国老同学聊天,他感慨说“不知不觉中,你们中国已经翻天了,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形态,至少我小时候,从没想过中国会引领世界的发展”。他还告诉我,他家里的很多电子产品、家电,以及朋友新买的汽车,都是中国的。他说他想来中国体验一下全世界最先进的“子弹头超级火车”,看看古老与现代并存的魔幻中国。

我也穿插着告诉他:你们很快就能坐上中国的飞机了,中国带着人类第一次去了月球背面了,中国独立建造了人类最先进的空间站······

谈话间,我的这位朋友非常激动,他的母亲也在一旁插话:是的,我也从网上看到了很多中国的视频,让我非常惊讶,你们真的太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几年前,当我和这位朋友介绍翻天地覆的中国的时候,他和身边的白人朋友眼里,充满了质疑和戏谑。他们以为我疯了。没想到这不过六七年的光景,他们回过头来对着我感慨:中国发展太快了,中国真的太牛了。

画风略显魔幻。

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是,随着一些愿意传播关于中国发展正面消息的社交媒体软件普及(或者说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睁眼看世界的西方人,已经开始意识到旧中国已经不复存在,一些人甚至已经开始仰视中国。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大马路”“嬉问中国有没有电影院”的时代现象,正在悄然隐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多数看见中国发展的西方人,似乎还想不通“中国是怎么崛起的”,他们似乎还没理解到“撸起袖子加油干”这背后的精气神。

说实话,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就这几年的功夫,很多事情开始发生本质的变化。这几年,我们国家各种弯道超车,基建甩开世界其他国家一大截,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航天工业科技等各类新兴产业,都成为了全球的领头羊。就连一些被美西方围剿的核心技术,也接连突出重围,令人振奋。

很显然的一点是,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人的腰杆子也越来越硬了,头也不再低着看别人的鞋跟了。很多时候,还可能因为长得太高太快,而开始俯视世界,进而转入“吾日三省吾身”的状态,动不动问自己:是不是我们中国人太膨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中国发展“全面性大爆发”与“全面性弯道超车进程”是真实存在的,各行各业都在弯道超车,或正着手于怎么尽快超车,总体上看起来都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近年来,很多人把“中国超越西方强国”这种现象单纯归结为“时代的眷顾”,认为中国基建技术、电动车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领先,是因为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是源于各种所谓的“后发优势”。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既然有时代的顺风车,为什么欧美不坐呢? 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搭呢?怎么就只出现了一个中国奇迹,而没有第二个第三个中国诞生呢?

事实上,大智慧政府的积极政策引导、敢担当勇担当执政力量的负责、数十年如一日的人才储备、无数奋斗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充满睿智的历史重大抉择、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与推动、民族企业的奋勇拼搏等等“中国式崛起力量”,都是这弯道超车背后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西方还在嘲讽中国落后不顶用的时候,中国默默储备了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当西方还在盯着中国偏远农村夸大各种丑闻的时候,中国默默完成了脱贫攻坚,推行了乡村振兴;当西方还在想方设法用环境保护的幌子遏制中国发展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清洁能源第一大国;当西方还在绞尽脑汁污蔑中国偷取西方技术的时候,中国早就在新兴领域一骑绝尘,他们想污蔑都污蔑不了。” 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实。

案例(1):德国媒体公开污蔑中国窃取德国电车技术,引发中国网民群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2):在西方媒体的抹黑声中,闷声振兴的中国新农村。图片为福建南平武夷山的农村,空气清新,产业发达,交通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城市,到农村,从科技,到人文,中国的复苏和崛起、中国的超越式发展,是全面的。

近年来,每每谈及中国的复苏和崛起,就会有很多人调侃称“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但其实,这不过是众人的一种喜剧式表达罢了,中国的蓬勃发展,是全体中国人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大放光芒,这是中国人走过来的路。没有什么一蹴而就,哪怕有,也是中国人民自己用努力换来的。

努力勤劳的民族命运不会差,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探索,这无数个日夜的风雨兼程,换来的是迸发向上的中国。当现代的文明成果,遇到数千年积淀下的中华文化,那进阶的不是普通“阵营”,而是可以直接问鼎封神的高端局。就目前来看,地球之内,能玩的没几个。而放长远了看,以后列强破落了,中国人可能找不到对手。

当然,戒骄戒躁仍是有必要的,现阶段还是厚积薄发点好,毕竟很多技术壁垒还没完全突破,很多尖端领域我们仍处于被美西方“卡脖子”的阶段。一切还得稳住阵脚——我相信,汉唐盛况会重现,就在我们这个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刘斯郎。编辑:林小郎。

内容来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