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规模种羊场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邹丽娜等

1 羊场选址和建场要求

种羊场建在哪里、怎样建造不仅涉及到投资成本,还会对日后饲养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一旦建成,极难改动。因此,在建场前一定要对当地的气候、气象、地势、交通、水源、电力等进行详细考查论证,从而制定出科学的选址方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和《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具体要求如下:羊舍要在背风向阳、地势高、干燥、不被周围环境污染也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与主交通道路保持一定距离又交通方便的安全处修建,同时最好能够接通电力设施,为饲养管理带来方便。建筑材料应考虑成本,尽量就地取材,所建羊舍能够适应消毒、清洗,坚固耐用,冬春天便于保暖,夏秋便于通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羊场内部结构与基础设施

正规的规模种羊场内除了有羊舍,还要求设置饲料仓库和粗饲料贮存处、兽医室、配种室、防疫带、埋尸井、药浴室等内部设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配备送料车、隔离用围栏、清粪工具、饲槽和水槽等。要根据羊群大小设置足够的圈舍、饲槽、水槽。各类别羊只占有羊舍面积如下:成年公羊 4~6 m 2 ,后备公羊 1.8~2.2 m 2 ,空怀成年母羊 0.8~1.1 m 2 ,妊娠和哺乳母羊 1.6~2.0 m 2 ,羔羊 0.3~0.4 m 2 ,育肥羊0.6~0.9m 2 。

3 健全场内管理制度

根据种羊场的具体情况,设立防疫制度、饲料供给制度、财务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使种羊场的日常管理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保证种羊场饲养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4 各类别羊只的饲养管理方法

4.1 种用公羊

种用公羊要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体质健壮,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配种期精粗饲料比例以 3∶7 为宜,非配种期精粗饲料比以 2∶8 为宜 。要单独组群,由专人管理。根据配种公羊的体况和配种任务,随时对精粗饲料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使公羊常年保持配种体况。

4.2 空怀母羊

在配种前要让空怀母羊恢复到中上等膘情,淘汰生产性能低下、年老病弱的个体。根据系谱和个体表型制定选配方案,避免近亲交配和混交滥配 。

4.3 妊娠母羊

母羊妊娠前期精粗饲料比为 2∶8,妊娠后期为3∶7。饮水要充足,水温在 5℃以上。冬春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夏秋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在放牧,饮水,喂料过程中防止顶伤、摔滑、冲撞、惊吓、过饱、过度运动等,减少流产和死弱胎。产前准备好产羔用品,备好相关药物,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组织好护羔人员,根据配种记录制订母羊分娩计划。

4.4 哺乳母羊

及时清理圈舍中的胎衣、胎盘及掉落的羊毛,保持羊舍卫生。羔羊死亡或奶水充足的哺乳母羊,要及时哺喂缺乳羔羊。哺乳后期应减少多汁饲料喂量,将多余乳汁挤出以防发生乳房炎。

4.5 羔羊

羔羊出生后,要让母羊舔干身上的黏液,并尽早吃足初乳。出生后 10d 即可训练羔羊开食。白天母羊与羔羊分开运动、放牧、喂饲、饮水,只有哺乳时间才允许母羊与羔羊在一起,夜晚母羊与羔羊同圈舍管理。羔羊达 3~4 月龄、体重达 12.5 kg 且健康无病即可断奶分群。

5 其他管理工作

5.1 梳剪绒

在清明节前后对山羊进行梳绒或剪绒,羔羊于当年 6-7 月剪收体表被毛。梳剪绒前准备好剪毛剪子、固定羊栏杆、缚羊绳子、编织袋、羊耙子(密梳耙子和稀梳)、称量衡器、记录笔纸等工具,各种工具摆放要合理,防止梳伤剪伤羊只。梳剪绒场地要求地面干燥无积水、场地内空气没有大的流动、不存放与梳绒无关的工具。在梳剪绒过程中要保定好羊只。梳剪下来的原绒、羊毛按类包装,保存在通风、干燥、无虫鼠害的房舍内。

5.2 配种

公羊 12~18 月龄、体重达 30g 以上,母羊 10 月龄、体重达 20kg 以上可以进行配种。每年可进行春秋 2 次配种或在秋季进行 1 次配种。配种方式分为本交、人工辅助配种、人工授精。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前,要检查精液活力,使精液品质达到配种要求。提前制定好配种方案,配种时严格按配种方案进行,禁止混群乱配。

5.3 称重

育种羊群称取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进入成年时的体重。非育种群称取育肥前和出栏时的体重。

5.4 去势

对非种用的公羔,在出生后 1~2 周采取结扎或手术法进行去势。

5.5 修蹄

放牧羊每 6 个月进行 1 次修蹄,舍饲羊每 1~2 个月进行 1 次修蹄。用蹄剪将过长的蹄壳剪掉,再用修蹄刀将蹄部削平(呈方圆形),削至看见淡红色微细血管。

5.6 药浴

为驱除体外寄生虫,一般于春季剪绒后半个月左右,对羊只进行 1 次药浴。药浴可采用浸浴法和喷浴法。浸浴法是把药液放入药浴池中,让羊整体浸于药液中。喷浴法是用机械将配制好的杀虫剂药液喷淋到羊体表,喷透即可。药浴前要让羊只充分饮水,以免其口渴饮入药浴液引起中毒。药液配制剂量要准确,并进行小群体药浴试验。备好解毒药品,调整好药液温度和水量,以羊只被毛和皮肤被药液浸湿为准。

5.7 体内驱虫

每年至少于春秋进行 2 次体内驱虫,可选用广谱驱虫药物进行预防,根据虫体虫卵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5.8 编号

羔羊生后 3d 打耳号或耳标,同时做好防疫标识的佩戴工作。羔羊的个体标识和防疫标识要做到1 羊 1 标,不重号,发现脱落及时补戴 。

5.9 卫生与消毒

每个月要对羊舍、料槽、水槽等进行 1 次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病原微生物滋生。对羊舍使用消毒剂消毒,对料槽和水槽用 0.2%~0.5%过氧乙酸消毒。夏季病原微生物滋生较为迅速,消毒时间应适当缩短。羊只出栏后用生石灰对羊舍进行彻底消毒。

表 1 绒山羊免疫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防疫

定期按防疫的相关要求对辽宁绒山羊进行口蹄疫、兰舌病、布氏杆菌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羊痘及疥癣的临床和实验室检疫。所有羊只必须免疫口蹄疫疫苗,公羊和非繁殖母羊每年免疫 3 次、繁殖母羊每年免疫 2 次,并适时做好免疫效价的测定。所有羊只必须免疫四联苗,每年 2 次。羔羊 1 日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羔羊破伤风的发生。3 月龄免疫大肠杆菌疫苗。绒山羊免疫程序见表 1。

羊群每年春秋进行 2 次体内驱虫,常用药物有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间隔 1 周再用 1 次。体外驱虫可在 5-11 月根据实际情况,用溴氰菊酯不定期地进行体表喷浴。夏季除羔羊外,隔月用血虫净进行 1 次预防性注射。要做好免疫接种和驱虫记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