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参军前和女友私定终身,一年后分手,二十年后她说我有个儿子
一、女友爱华
我和曹爱华是高中同学,就是那种非重点高中旧城二中上学,我学习成绩很好,经常考全班第一,曹爱华则是那种学习平庸的女孩,不过她长相非常好看,一点也不像农村女子,我特别喜欢看她笑的样子,爱花的笑我能用一整张纸的形容词来描述,也正是因为我的生花妙笔吧,曹爱华高二时答应了我的求爱,高三我俩就偷食了禁果,当然也海誓山盟过。
只是我的成绩优秀也都是相对而言,我们那时高考前要进行预选,我是旧城二中个位数字通过预选的学生,得以参加了一九八六年的高考,不过不出所料的落榜,旧城二中保持着它十年应届生考不上大学的耻辱传统。其实我的成绩是完全可以复读的,可家里人都不愿意,尤其是我爸爸对我没有信心,说家里缺少劳力,让我还是别想三想四的。
我当时十七岁,也谈不上什么理想抱负之类,也就乖乖回家做了农民。曹爱华和我的事并没有敢给家里说,毕竟高考没考上就已经让我在村里灰溜溜的,再私相授受找个媳妇儿回家,估计我爹娘都会疯掉。
只是谁也没想到,就在那年九月份,我和曹爱华都有机遇,我是拿到了参军的名额,虽然初选是五选一,要进行政审体检之类筛排,可对我而言也是个机会;曹爱华则是遇到了县棉纱厂招工考试,纱厂扩建要招收一百个工人,就在应届高中生里选取。以前这种招工都是面向非农业户口,但这次则是不限户口性质,后来听说是因为工作条件过分艰苦,非农业户口的人都不屑报名。不过报名的农村女孩很多,差不多是五比一的录取比例,那段时间曹爱华在县城找了个培训班定向辅导,我则在县城体检,当然体检后我并没回家。
晚上我俩住在一起,那是很癫狂的两个晚上,可能有点因为离别在即的缘故,我俩依依难舍,开始也担心会怀孕,不过后来也不在乎了,甚至爱华都喊:我想要你让我生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
体检结果很快就拿到了,我就是五个人中最幸运的那一个。
二、爱华嫁人
这算是我家的大喜事了,农村对于当兵的人有种特殊的敬仰之情,村里给我家门上挂了军属的红牌牌,我也在县城集训,那年我们县一共有九个兵,我是我们乡镇唯一一个。
爱华的招工考试则并不顺利,她落榜了,也就是说她只能做普通农妇,为此她哭哭咧咧了很长时间,也就是在我出发前才见过一面,我俩送行炮是在村里老土地庙打的,我算是连开五枪,她听任我把子弹打得最深处,说:你可不能忘了我!我等你回来就结婚,三年!
我信誓旦旦,踏上了远行的火车。我服役的地方在山东莱阳,距离老家有五百多公里吧,在当时算是天涯海角了,部队内并不禁止写信,可写给曹爱华就很麻烦,毕竟她在村子里并不方便,慢慢也就失联了近一年时间。
军队里条件并不好,我们属于标准步兵序列,每天都要拉练二十公里,一天下来都筋疲力尽的,一个月,一年……那段时间支撑我的只有曹爱华了。不过也就是一年后有个让我沮丧的消息传来,是我妹妹写信时说的,她受命去曹爱华村里打听她的消息,还想把我的联系地址告诉爱华,可谁知道小妹给我写信,说曹爱华去年就结婚了,在我参军后两个月,而且她也并未落榜,而是去县纱厂当了工人,可能是人家有了班上嫌弃我,因此找了个城里人的对象吧。
不能不说我差点崩溃,也正好一年后我有探亲假,就回了家一趟,当然我偷偷摸摸去找过曹爱华,她果然嫁给了一个城里人,是县供销社的一个通讯员,城镇户口,而且那时她都已经有了孩子,对我的态度很冷淡,称呼我为“大兵”,说我复员后也不过就是个农民,以后让我别找她了。
这种事对于男人的刺激很强烈,我怒气冲冲转身走了,同时发誓要有混出个人样子来让她看看!

三、男人的努力
回到部队上我就开始准备考军校的事,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毕竟我高中课程已经放下一年多,重新捡起来有很大困难,只是想想我真的别无选择,难不成三年后复员回去被曹爱华笑话吗?
我在自己宿舍床板上用刀刻了曹爱华的名字,当我困了累了想要放弃时,就想想她那天喊我大兵的语气,于是重新开始学习,就这样经过一年的努力后,我参加了军校招考,而且谢天谢地,我竟然被郑州一所炮校录取了,说来我的运气也挺好,开始我们学校只是军队中专,后来才慢慢变成大专进而成为了本科,我开始也只是大专生,后来水涨船高,增加课程后成为了本科毕业。
为了刺激曹爱华,我在郑州炮院时给她写过信,说自己现在已经是军官,大概率不会再回老家就业。她没回信。也许这是我俩最后的联系,我甚至担心她都不一定收到我的信。
时光荏苒,我在部队体系内成长,先是分配回山东某高炮旅工作了五年,在此期间我认识了在军队医院工作的王晓燕,后来喜结连理,我回老家举行了婚礼。
再后来我就回了原籍所在的军分区,在武装部工作,并未转业,还挂了武装部部长的职位,还得以进入到市委常委,成了副局级干部。当时真想不到,我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的高中生居然能成为副师级干部,我不知道该感谢谁,也许该感谢曹爱华对我的抛弃,也许该感谢自己这么多年不离不弃的努力,也许该感谢命运本身吧。
和同学们联系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那届高中同学基本上都是农民,回到家遇到也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至于曹爱华后来如何,我都不愿意打听,只知道那个棉纱厂开业不到五年就破产倒闭了,那时我还在郑州读大专。
但在村子里我是个名人,每次我回家都有很多亲戚找来帮忙,因为我在市委常委班子里有一票,所以县领导也经常找我拜访,说让我可要支持家乡建设。我也力所能及为老家帮过一些忙,因此我也是县里的名人之一。
只是没想到后来我又遇见了曹爱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