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玉笙

1985年,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四世同堂》播出后,成为街头巷尾民众谈论的热点话题。剧中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完美演绎了什么是凄凉悲壮、铿锵有力,一夜之间让京韵大鼓这种曲艺形式变为人们熟知,而演唱者、骆派创始人骆玉笙也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出生于江南某地,只知道距离上海不远,但不知道确切的出生地点。这是因为,在她6个月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一个叫骆彩武的江湖艺人做养女了,养父给她取的名字是“骆玉笙”。

骆彩武是天津人,以演双簧戏法为生。骆玉笙从小就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4岁起开始配合养父演杂耍。养父演出时,要穿那种长袍式的中国大褂,把她搁在腰间系的一个布袋子,带着她翻跟头,然后再变出一些东西,比如鱼啊、鱼缸啊之类,最后再变出一个孩子出来。

等到骆彩武把骆玉笙给变出来以后,就会让她给观众唱上一段二黄。等到她再大一些时,就随着养父学了京剧《三娘教子》和《朱砂痣》唱段,开始在上海大世界开始登台演出。

骆玉笙和马三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侯宝林、马三立、骆玉笙、李润杰

1931年,养父死后,17岁的骆玉笙正式改唱京韵大鼓。骆玉笙本来学的是京剧老生行当,但是她身材比较矮,每次演出都很难找到比她更矮的青衣来配戏,这是她改行的原因之一。

还有,在茶楼唱戏时,看戏的观众会以点戏的方式给演员小费。骆玉笙唱的好,却舍不下脸同点戏的观众寒暄,所以点她戏的观众就少。在那时,点戏的收入占演员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骆玉笙的收入也就不多、不能养活家人。后来,骆玉笙发现唱曲艺的是一台演员演出后、大家拿份钱,不用和点戏的观众周旋,所以就改行唱了大鼓。

一直到晚年,骆玉笙对于观众以赠送花篮等形式给演员小费也一直不认可。骆玉笙认为,这样一来、演员就不是为艺术唱了,而是为花篮而唱了。为此,她曾在一些大型会议上特意呼吁对这种现象做出改变。

1934年,骆玉笙遇到了改变自己艺术道路的“贵人”韩永禄,开始学习刘(宝全)派大鼓。刘宝全是京韵大鼓的祖师爷、称“鼓界大王”,而韩永禄是刘宝全的弦师、称“三弦圣手”,两人合作多年,但后来因为在收入的分成上有矛盾就分道扬镳。

韩永禄收了骆玉笙为徒。骆玉笙拜师后,开始规范地学习京韵大鼓演唱技法,唱腔、板式等都得以规范。天津是北方曲艺的故乡,也是刘宝全大师的根据地。等到时机成熟后,韩永禄趁着刘宝全去上海、南京演出的时候,安排骆玉笙在天津连演三天,结果一炮打响。

此后,骆玉笙正式使用“小彩舞”的艺名(养父的名字“彩武”的谐音),并获得了“金嗓歌王”的称号。不久,骆玉笙搬进法租界教堂后的一个独门独院,定居天津。

骆玉笙演出照
骆玉笙的孙女骆巍巍

解放后,人民政府开启了对“旧艺人”的改造,明确提出了“改制、改戏、改人”的“三改”方针。天津文化局的干部亲自去看骆玉笙,而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不唱新节目”。干部再次动员时,她就说“我从三轮上摔下来,把脑子摔坏了,记不住新词”。

但是事过不久,她的想法就变了。1951年,她参加了天津曲艺团。此后,她不再称艺名,改用本名骆玉笙,出演志愿军英雄吕松山,和《新事新办》的妇女主任。

抗美援朝爆发后,她还赴朝慰问演出。2002年5月5日,艺术大师骆玉笙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