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沈阳还叫盛京。
一位姓沈的有钱人,在沈阳大东门外东南的万泉河南岸,挖渠、平路、植树、种花、修亭阁,建了一座“也园”。
在中国过去几千年,园林要么属于皇家,要么属于达官贵人,也园却破天荒地对沈阳普通人开放。
于是这座“也园”创造了历史:沈阳第一座城市公园。
中国有记载最早对大众开放的城市公园是无锡的公花园,修建于1905年,就差一点,沈阳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公园的城市。
不过,这不影响它的历史地位,118年历史的公园,在中国绝对是第一批,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到这座公园对当时沈阳人的观念冲击。
也园建成后,因毗邻万泉河曾更名万泉园,沈阳解放后改为万泉公园。
1
万泉河原是浑河故道,又称小沈水。浑河改道后,这条水路依然水流不断,沿线地下水量充沛,滋养两岸,尤其万泉公园一带,掘地就有泉水涌出,史书形容“珠泉万孔”。
由于水丰景美,万泉河一带很早就成为盛京的郊游“网红打卡地”,诞生了“万泉垂钓”、“万泉莲舟”、“万泉雪霁”、“星阁晴霞”等远近闻名的胜景,并且稳稳入选各个版本“盛京八景”。
因为游人很多,万泉河北岸渐渐踩出一条滨河路,称为小河沿,连带着万泉园的两岸区域,都被称为小河沿。而万泉公园也被叫做小河沿公园,老沈阳都知道,说的是同一处地方。
小河沿周边本就有一些集市,比如去年冬天爆火的小河沿早市,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万泉园建成后,人来人往更加热闹,商贾云集,酒肆兴旺,市集规模也更大,还渐渐形成了小河沿庙会。
万泉园还是有清一代的文化胜地。清初著名文献学家陈梦雷、晚清诗人缪润绂、钱公来等每一位居沈文人都有关于万泉园的诗作,东北清代文坛著名的“藕乡吟社”也诞生在万泉园,说沈阳是文化荒漠,万泉公园第一个不答应,想必如今万泉公园的网红景观——诗词漫道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此。
代表民间艺术的东北大鼓霍派大家霍树棠,书、曲界泰斗刘问霞,影戏苗佑芝、张省武,杂婴人物张保头、王祝山等都曾在此演出,放在今天看,那时的万泉园就相当于今天的盛京大剧院。
2
万泉公园内,有一座清朝最后一位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旧居。
赵尔巽,汉军正蓝旗人,祖籍铁岭,先祖跟随清军入关后,世居北京,1874年考中进士,后为翰林院庶吉士,曾做过多年封疆大吏,来盛京前是户部尚书,属于部长级高官。
1905年,赵尔巽奉调任盛京将军,负责处理日俄战争留下的烂摊子,1907年离任。1911年,赵尔巽再次来到沈阳,就任东三省总督,辛亥革命爆发次年离任。
不过,这座旧居到底是不是赵尔巽公馆,真实性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是清朝禁止官员在任职地买房,如果是买的,赵尔巽属于顶风作案,二是赵尔巽有官方提供的将军府,任职时间不到两年,住到当时还是郊外的万泉园,而且还是别人家的园子里,不合常理。
不过,赵尔巽和万泉公园纠葛是有的,他一手创办的东北官银号最终在1913年接手了万泉园。
万泉园北侧还有吴俊升公馆、杨宇霆公馆,可见清末及民国的达官贵人对于万泉园确实青睐有加。
万泉园内另一个重要建筑是万泉水塔,一些自媒体称其为大东人的精神地标。这座塔修建于1933年,当时正处于日占时期,不过它却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一座水塔,目前是沈阳保护文物。万泉公园也因为这座水塔成为沈阳最早的水源地之一,如今依然是沈阳市政供水的重要节点。
3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城市的扩张让万泉公园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心公园,1979年,万泉公园又改建为“沈阳动物园”,市内其他公园的动物都搬迁到了万泉公园,这里也成为沈阳70后、80后和一部分9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事实上,万泉园饲养动物是有传统的,天水氏在经营万泉园时就已经开始。
最多时,动物园内饲养珍禽异兽130多种,包括东北虎、熊猫、美洲狮、金钱豹、海豹、金丝猴、白唇鹿、丹顶鹤、智利火鸡等。和今天一样,最受欢迎的也是东北虎和熊猫。
上个世纪90年代,沈阳动物园整体搬迁到了棋盘山,万泉公园得以复名,沈阳也对万泉公园进行了大力度的扩建改造。
改造后的万泉公园占地62万平,拥有树木10万余株,名贵树木30余种,古树名木30余株,绿地达75%。并且还增建了大型综合游乐场,在2014年树立起当时东北最高的摩天轮,至今仍是万泉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虽然历经百余年历史,万泉公园却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近两年,更有诗词漫道、实景灯光秀等契合潮流的改造,让万泉公园既有历史风迹与自然美境,又有都市潮玩元素,焕发出了全新风采。
万泉公园就如沈阳这座城市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跃动时代的潮向,不断突破禁锢,铭刻着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开拓基因,也见证着沈阳一步一步的改变,记录下沈阳人美好生活的日常。